回放視頻包含完整課程和demo演示;視頻節點和課程內容如下表所示。
現場問答已精簡、整理為文字版并收錄在課件PPT中,方便大家快速查閱。
直播問答整理如下,供大家參考。
現場來不及提問、或錯過直播的觀眾可以在后臺留言提問,我們會轉給相關技術人員進行解答。
也歡迎大家就培訓本身的改進意見給我們留言,我們會根據大家的反饋調整今后的培訓計劃。
Q1
Allegro X PCB Designer 有自動繞等長功能嗎?
答:Allegro X PCB Designer 支持自動繞等長。指令 Route -> Auto-interactive Delay Tune,如圖所示:
Q2
原理圖互聯怎么檢查準確性?
答:Allegro X System Capture 的 Audit Schematic 功能可以檢查原理圖的連接。如圖所示:
Q3
原理圖窗口能直接打開 PCB 文件嗎?
答:Allegro X System Capture 支持在原理圖設計窗口中打開 PCB 文件。
Q4
網表是否還需要導入導出?
答:使用 Allegro X Design Platform,原理圖完成設計后,可直接輸出到 PCB 設計環境,用戶在 PCB 環境中可直接開始設計。當然,也可以選擇傳統的方法:從原理圖中導出網表,再新建 PCB,導入網表,啟動設計。
Q5
精細化差分信號設計,有哪些措施,精細化到什么程度?
答:精細化設計差分信號常見的措施包括 P/N 信號等長,阻抗連續、不跨分割、相鄰層挖空等等。具體的規則數值、精細化程度跟信號速率、板材選擇、層疊方案等有關,需根據仿真結果來確定。
Q6
高頻差分線控制等長,走哪種線更好,45度還是弧線?如何確定 P 和 N 之間的長度差?
答:如果高頻信號的頻率不是特別高,實際布線空間緊張,使用45度線來做等長可以滿足要求。如果處理超高頻信號,且實際布線空間不緊張時,弧線等長更有利于信號完整性;P/N 之間的長度誤差值需根據實際情況來仿真確定,常見控制誤差范圍為 5mil-10mil。
Q7
Analysis Model Manager(AMM)支持模型賦予嗎?
答:AMM 支持模型賦予,也可以導入外部模型庫,還能創建模型。
Q8
有 3D 堆疊的 PCB 設計嗎?
答:有,對產品小型化要求極高的項目可能會用這樣的技術,將多層電路板在垂直方向上堆疊起來進行設計。
Q9
EMC 仿真方面,PCB 設計上如何考慮?
答:從布局方面來看,不同功能的電路需分區設計,比如數字電路、模擬電路、電源等;從布線方面來看,用專門的 GND 層來確保接地良好、差分信號等長、避免銳角轉向等;從整板來看, 使用相應的屏蔽方案亦有助于 EMC。
10
多人共同設計一個 PCB,只連局域網內服務器就可以嗎?
答:是的,只連局域網內服務器就可以。
11
TCL 語言,腳本語言 SIKLL 是否有淡出的趨勢?
答:TCL 和 SKILL 沒有淡出趨勢。TCL 在 EDA 領域依舊被廣泛使用(編寫自動化測試腳本、實現工具之間的交互等)。SKILL 主要用于全流程的定制化功能,比如:設計數據的提取和檢查。
12
有系統的操作教程嗎?
答:Allegro X 有系統的幫助文檔,對每個指令都有詳細的解釋。另外,我們在 B站 也分享了很多操作視頻,歡迎點擊這里觀看。
13
24.1 版本對電腦配置有什么要求嗎?
答:24.1 版本的通用產品配置請見下圖。
Allegro X Pulse、Allegro X Advanced Package Designer 和 3D Design Viewer 的配置需要結合用戶需求,具體請詢問 Cadence 銷售團隊或授權經銷商。
-
PCB設計
+關注
關注
394文章
4671瀏覽量
85315 -
allegro
+關注
關注
42文章
652瀏覽量
144981 -
design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7瀏覽量
457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塔革特官方教學第一期:元器件及其庫相關操作。
2024年度網課 I “一站式” PCB 設計——基于 Allegro X Design Platform 24.1 最新版本
![2024年度網課 I “<b class='flag-5'>一站式</b>” <b class='flag-5'>PCB</b> 設計——基于 <b class='flag-5'>Allegro</b> <b class='flag-5'>X</b> <b class='flag-5'>Design</b> <b class='flag-5'>Platform</b> <b class='flag-5'>24.1</b> 最新版本](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27/37/poYBAGHBmA2AD7e7AAAahjWuYP4250.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