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多家家電企業涉足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消息廣為流傳。10月27日,美的集團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透露,美的當前的重點在于工業機器人領域,不僅涵蓋整機,還包括零部件的研發與布局。同時,公司已設立專門的研究所和實驗室,對人形機器人領域進行初步探索。
據悉,我國已有數家家電上市公司在人形機器人及其零部件領域進行了深度布局,成為推動該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隨著家電市場的逐漸飽和,家電巨頭們敏銳地捕捉到了AI浪潮的機遇,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機器人領域。
自收購機器人企業庫卡以來,美的集團持續在工業機器人與零部件領域拓展。同時,在AI領域,美的也進行了積極探索,并于2023年發布了面向智能家居的美言大模型及算力平臺。目前,美的正在擴大搭載AI大模型的機器人及家電產品的出貨量,并加速工業機器人產業與AI的融合,探索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及應用。過去五年,美的在AI等基礎研究領域投入了近600億元的研發資金。
此外,格力電器也通過成立上海格力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進一步拓展在汽車零部件及機器人領域的業務。而格力金投作為格力集團的重要產業投資和資本運營平臺,也參股了多家機器人及相關產業鏈企業,為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發展開拓了新的空間。海爾智家則通過收購與合作等方式,持續擴大在機器人領域的探索,并展出了國內首款面向家庭場景的服務通用人形機器人“夸父”。
家電行業觀察人士胡洪森表示,家電巨頭在智能裝備、自動化系統及智能制造等領域具有優勢,且大多自主研發了大模型,推動了AI與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的融合。家電企業通過布局機器人領域,探索人形機器人等新興前沿技術,不僅可以形成智能制造和機器人產業共同發展的局面,還有望為企業帶來新的增長空間,并在未來的AI時代競爭中占據先機。
隨著家電企業的不斷投入,它們已成為人形機器人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家電企業不僅聯合上游供應商加大了對新材料、新工藝的研發力度,還以其在智能終端與大數據的積累,聯合下游應用開發商積極探索人形機器人在教育、醫療、娛樂等領域的創新應用,努力拓寬市場邊界。
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目前已有超過100家上市公司涉足人形機器人領域,其中多家與家電企業產生了聯動。胡洪森認為,家電企業跨界進入人形機器人領域需要深厚的積累,并深入了解市場需求。同時,該領域的技術門檻及成本均較高,企業可以與高校、科研院所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共同攻克技術難題,并合理規劃預算,確保項目的可持續性,注重信息安全與隱私保護。預計家電企業聯合產業鏈相關企業將在未來幾年內打開數百億元的新產業空間。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1瀏覽量
208396 -
人形機器人
+關注
關注
3文章
496瀏覽量
167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