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的誕生,顛覆了功能手機時代,促進了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然而,在智能手機趨于飽和的大趨勢下,以及iPhone缺乏創新并沒有激發人們購買熱情,同時,受到華為等國產手機快速崛起的打擊下,國內廠商在不斷吞噬蘋果的份額。
蘋果面料前所未有的危機,市場分析師郭明錤長期關注蘋果動態,并下調了iPhone X出貨量,并語出驚人預測,iPhone X將在今秋停產。由于對iPhone未來需求預期不佳,蘋果股價大跌,一周市值蒸發450億美元。
如今,隨著人工智能崛起,成為各行各業追逐的熱點,包括谷歌和百度等科技巨頭紛紛向AI 轉型,其中亞馬遜Alexa成為炙手可熱的智能語音助手,各設備廠商紛紛嵌入Alexa,賦予智能設備語音操控,提升消費者智慧體驗。
盡管蘋果Siri是所有巨頭當中,最早進入AI智能語音技術的廠商,其Siri整合成為iOS的一部分后,開創了人機交互新模式的先河。至此,亞馬遜、谷歌和微軟等科技巨頭紛紛推出自家的人工智能語音助手。
蘋果則可以用起大早趕晚集來形容,亞馬遜和谷歌后來居上,尤其在美國本土,亞馬遜Alexa已經大面積滲透至千家萬戶,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智能語音助手,以語音操控家庭各種智能設備轟動業界,Alexa迅速在全球爆紅,顯然,亞馬遜和谷歌遙遙領先于蘋果。
當然,蘋果也意識到Siri在面對Alexa等語音助手,存在不足一面,為了改善Siri,不惜重金收購多家相關創新企業,包括VocalIQ、VocallQ、Turi和RealFace,有助于改進Siri智能能力,提升用戶語音交互體驗。
蘋果不僅在改進Siri,并與圖像識別等技術相結合,不但Siri能成為一款體驗極佳的人工智能助手,還希望讀懂用戶,試圖讓Siri讀能懂人類情緒,并可以像人類一樣作出正確回應。并把Siri能力開放,開發者可以基于 Siri 提供的智能功能打造自己的 APP, 可以用Siri 收發信息、撥打電話、搜索照片、叫車、支付,或者使用 Siri 控制 CarPlay(汽車)和HomeKit(智能家居)等,推動Siri成為無處不在的人工智能助手。
Siri是蘋果人工智能核心戰略
Siri作為蘋果在人工智能時代的重要棋子,也是核心戰略之一,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分得一杯羹,還有待市場檢驗,除上面在技術上的改進和開放策略,也打造了一款智能音箱,和亞馬遜、谷歌直接競爭,搶奪用戶家庭入口。
當前,亞馬遜的智能音箱出貨量突破千萬,谷歌也高達600萬,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約30%的美國家庭擁有智能音箱產品,由于亞馬遜系列智能音箱在美國本土備受歡迎,當競爭對手進入到更多美國家庭后,蘋果就沒有任何機會,為此,HomePod智能音箱已經開始接受預定,并在2月正式出售,進入消費者手中。
一旦蘋果HomePod能進入到更多家庭,將有助于提高Siri使用率,而蘋果的核心優勢不僅僅擁有強大的音樂等資源,其核心能成為一個智能家庭助手,處理日常任務,并與智能家居HomeKit平臺兼容,從而利用Siri操控家庭其他智能設備,從控制一個燈泡到整個房子,只要說“Hey Siri,打開燈”,成為智能家居操作核心,甚至可以讓Siri設置更多場景。
但這都是基于HomePod智能音箱參與和亞馬遜、谷歌競爭,在蘋果正式發售HomePod后,至此,在美國硅谷掀起了一場智能音箱大戰,也是搶奪智能家居入口大戰,但競爭對手亞馬遜已遙遙領先。
落后于競爭對手的蘋果,HomePod智能音箱的推出能否扭轉困局,還需市場檢驗,然而來自供應鏈對此樂觀,有分析師給出預測,蘋果智能音箱出貨量在1000萬-1200萬臺左右。不得不說,蘋果擁有強大的品牌號召力,這一出貨量將是亞馬遜和谷歌強勁勁敵,但相比亞馬遜等競爭對手,HomePod晚了多年才推出,對此,筆者對蘋果音箱出貨量并不樂觀。
最后
蘋果HomePod發售,在我看來,將會進一步點燃國內廠商熱情,相比美國市場,中國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然而,并沒有一款出貨量突破千萬的智能音箱,但在蘋果的帶動下,也許,下一個出貨超過千萬級別的智能音箱將會是中國品牌,我們拭目以待!
-
谷歌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195瀏覽量
106016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76瀏覽量
200003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0瀏覽量
240297 -
Siri
+關注
關注
4文章
206瀏覽量
37109 -
亞馬遜
+關注
關注
8文章
2680瀏覽量
83625
原文標題:人工智能時代:亞馬遜谷歌領先蘋果,能否扭轉困局?
文章出處:【微信號:chuanganwang,微信公眾號:傳感物聯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