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爆發是源于背后的核心算法演進,深度學習技術的突破。人工智能在根本屬性上其實并不復雜,但它將改變一些傳統的工業運作方式,并且借助這種方式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比如在語音識別領域,識別就是把語音轉換成文字,合成就是把文字轉換成語音。在語音識別技術突破了之后,現在的深度學習試圖改造人們視覺部分,即解決人們看得清、看得懂、看得明白的過程。計算機視覺的應用場景很多,商湯科技要做的是底層神經網絡的搭建,以及在垂直行業的應用。除此之外還有人機對話,它屬于自然語言理解,其中還包含搜索引擎的概念。
商湯科技堅持做中國原創的人工智能技術。2017松禾資本價值同盟年會近日落下帷幕,商湯科技CEO徐立博士提到“我想我們應該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看待人工智能,以及這個剛剛漸入成熟的創業環境,目前商湯科技的運營模式以及價值理念我們稱之為“1+1+X”。第一個“1”是推動行業發展的基礎研究,第二個“1”是與產業應用結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X”是各個不同的行業。以人工智能為基礎,賦能各個行業,這就是“1+1+X”的概念。”
深度學習可以真正地用大數據拓展一些新的可能性,比如無人駕駛,生物、金融以及AlphaGo,這些都是在深度學習框架之下的新物種。行業里面現在缺少的就是怎樣結合一些超高的生產力,做一些新興的行業突破。
商湯科技在計算機視覺領域做的事情可以分幾塊,即成像、感知、識別、理解。所謂成像就是看圖片、牌照。感知是背后的內容,識別運動。從感知到認知,整個鏈條都是計算機覆蓋的。十年前,每一個模塊都有自己的算法體系。互不兼容,搞物體識別的跟圖像處理的,完全是兩個部門。現在可以用統一的框架,把看到、感知到識別理解,全部都聯系起來。
實際中 1+1 怎么落地,怎么真正地變成產業落地?人臉識別就是很核心的一個案例。真正意義上的人臉識別,對于人來說是很難的。商湯科技依靠算法將通過率達到了 99%,遠遠超過人眼的識別率,成為了人臉識別方面最早突破工業紅線的企業,場景應用十分廣泛。電視上的普清轉高清,以及安防領域的一些實際應用都是用到了這一技術。不僅如此,商湯科技還是行業里面第一個做圖像還原的,2014 年到 2017 年,我們在圖像還原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一個簡單的實際場景當中的簡單應用,需要數年的積累。所以技術突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厚積而薄發的。
商湯在視頻方面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做視頻理解。在視頻當中多目標的跟蹤、監測,以及無人駕駛當中的視頻分析等技術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一些冠軍。行業的發展,未來的行業突破,能夠帶來商業價值的技術突破,一定是工業和學術結合的,也就是前面的“1+1”。
目前中國在人工智能這個領域處于世界領先水平,而商湯在這個領域擁有著極強的技術競爭力,商湯將持續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因此商湯科技就要往前行走,往外走,要由坤卦轉向乾卦。目前這個階段,商湯科技有更好的基礎研究,有更好的人才儲備。在各個條件不缺的情況下,商湯科技要成為領跑者,要成為探路的人。
商湯希望能夠加快中國的人工智能落地,目前商湯科技通過 1+1+X 的這種核心競爭模式,已經發展了四百多家客戶,在這種努力之下,我們將持續站在中國以及世界的人工智能領域的前端。
-
視頻
+關注
關注
6文章
1956瀏覽量
73145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13
原文標題:商湯打造中國人工智能1+1+X最強模式
文章出處:【微信號:SenseTime2017,微信公眾號:商湯科技SenseTime】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