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舉辦,由中科院科普團老師帶來的科普系列講座第二期,“航天遙感改變我們生活”博雅課程在沙河校區S4-205成功召開。我們有幸邀請到中國科學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研究員、原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站長、我國第一顆地球資源衛星(中巴衛星)地面系統副總指揮兼副總設計師、國家減災委減災衛星辦公室專家組組長、中國遙感應用戰略專家組成員潘習哲教授為同學們介紹遙感技術的原理以及其在軍事和生活中的應用。
潘教授先用一張天安門廣場的遙感圖像給同學們直觀的感受,使同學們對于遙感成像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潘教授又講述了人們借助遙感成像,在城市規劃、災害防控等生活中諸多方面的實際應用。潘教授在授課過程中,展示了很多色彩鮮艷的遙感圖像,如地底礦藏燃燒、海嘯襲擊等,真實而又震撼,讓同學們清晰地感受到遙感這門技術的科學魅力以及重要作用。
潘教授同時為我們介紹了遙感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向我們展示了日軍陸地海軍基地的照片。在照片上,同學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日軍的軍艦和坦克。這種對于他國軍事信息準確而又全面地感知在軍事領域是至關重要的。不僅如此,遙感技術在制導方面也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在伊拉克戰爭時期,美國就借助這種技術對伊拉克地區重要設施進行精準的打擊,很快就消耗了伊拉克的大量有生力量。潘教授這樣向我們描繪了這種技術如今的發展:“你想讓導彈從窗戶的這塊玻璃打進來,它都不會打中這塊窗戶的另一塊玻璃。”
講到這里,潘教授問了同學們一個問題:“大家認為我國的制導技術能不能達到這樣的水平?”隨后潘教授明確表示,我國在制導領域雖然開始發展的時間很晚,但經過我國的不懈努力,已經達到了世界的頂尖水平!一時間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潘教授一席話,不僅增強了同學們的民族自信,也激勵了同學們在專業領域學習的動力。
講座最后,被問到今后遙感技術的發展方向,潘教授談到遙感技術今后將從時間分辨率和空間分辨率等方面繼續提升精度,向著更加精準的方向發展。同時他還鼓勵同學們要努力學習,為祖國科學事業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潘教授此次的授課,不僅科普了遙感方面的知識,調動同學們對遙感技術的興趣,更結合了自己的親身經歷,激發了同學們不畏艱難、學習探索、勇于突破自我的決心。
-
航天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1瀏覽量
16935 -
遙感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8瀏覽量
16887
原文標題:博雅 | 航天遙感改變我們的生活
文章出處:【微信號:buaamre,微信公眾號:北航MrE】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盤點那些在我們生活的AI科技
航天宏圖參加自然資源部陸地衛星遙感監測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工作會議
環境遙感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遙感數據集的獲取與使用
遙感監測的精度與誤差分析 遙感影像分類的方法與技巧
遙感技術在水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如何利用遙感監測環境變化 遙感衛星的工作原理與種類
遙感影像分析的方法與步驟
聲波定位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哪些便利
從單一到互聯:KNX網關如何改變你的家居生活
什么是被動遙感 被動遙感物理原理
![什么是被動<b class='flag-5'>遙感</b> 被動<b class='flag-5'>遙感</b>物理原理](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7/F5/wKgZomYXng2ACFcRAAMHrKLttKE673.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