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注:Intuitive Surgical成立于1995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陽光谷,公司自行設計、生產及銷售達?芬奇牌手術系統。這套全自動手術系統可以極大程度地解放外科醫生,通過微控操作和視覺成像等多種新技術最大程度地減少病患痛苦,降低失敗幾率。
最先進的手術平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系統醫療機器人技術的另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康復機器人。實際上,全世界每年有50萬人受到脊髓損傷(SCI)的影響,還有中風患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患者,他們可以從康復機器人技術中受益。動力外骨骼、康復機器人和矯形器、假肢:整個市場是巨大的,將逐步提高市場滲透率。
醫療機器人市場鑒于近期在遠程醫療領域取得的進步,醫療專家可通過遠程監控機器人將醫護知識完美地呈現給患者,使其在家中接受治療,從而降低成本。遠程監控機器人還可以用來保護工作人員免受感染性疾病的侵害。醫療機器人市場將從2016年的37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93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7%。該增長主要由手術機器人市場驅動,該市場在2016年達到34億美元,約占整個醫療機器人市場的92%份額。然而,由于平均銷售價格(ASP)差異較大,康復機器人和輔助機器人、醫院和門診護理機器人的銷售量卻遠遠超過手術機器人,銷售量合計占比達到87%的市場份額。
2016~2022年醫療機器人系統市場機器人是一種可以感知、思考和執行的機器,那么傳感器如何成為機器人的關鍵推動力?機器人需要多種類型傳感器來檢測其自身狀態和周圍環境:用于關節的位置傳感器和扭矩傳感器、用于定位和移動部件的陀螺儀和加速度計、壓力傳感器、圖像傳感器、心電圖和肌電圖監測傳感器、用于外骨骼觸發信號的神經元植入物等。這些傳感器可以分為兩大類:
(1)關鍵的使能技術傳感器;
(2)并非專門為醫療機器人應用而開發的其它傳感器。在手術機器人領域,外科醫生需要技術使他們能夠遠程“感受”患者的身體組織,這個過程被稱為“觸覺感知”,此外還需要更好成像質量的攝像頭,用以充當外科醫生的眼睛。這兩個問題都可以使用新的傳感器類型來解決:觸覺傳感器和高分辨率CCD或CMOS圖像傳感器。我們觀察到內窺鏡市場上出現一個新趨勢:一次性圖像傳感器取代一次性腹腔鏡。該趨勢在外科手術機器人市場上尚未見到,但是隨著醫療法規更多地向一次性使用器械傾斜,未來有可能出現這種趨勢。
因此,這將完全改變銷售給手術機器人制造商的圖像傳感器數量,從每臺機器人的單顆圖像傳感器轉變為每臺手術即需要一顆圖像傳感器。在康復機器人和輔助機器人領域,已經出現了不同的感知策略,可以單獨使用或組合使用:扭矩傳感器和力傳感器的動態控制,慣性傳感器的運動控制、肌電傳感器的觸發控制等。因此,一個康復機器人或輔助機器人可以集成數十個傳感器。
康復機器人 - 不同類型的感知策略本報告為您帶來對醫療機器人領域所需傳感器的深刻理解,精彩不容錯過。誰在推動醫療機器人的成長?新進的醫療器械制造商嗎?十多年來,Intuitive Surgical在微創手術機器人領域都處于準壟斷地位。但是像Cambridge Medical Robotics和TransEnterix等新進廠商正在利用新技術進入該市場。此外,在過去幾年中,美敦力(Medtronic)公司已經在手術機器人方面取得兩大進展:(1)以500億美元收購柯惠醫療(Covidien)公司,(2)成為Mazor Robotics公司的主要投資人。Medtronic - Covidien在手術機器人領域擁有廣泛的專利組合,在未來幾年內,大家應該密切關注,因為他們可能正在研究一種新型手術機器人。
手術機器人 - 每項應用領域的主要廠商2015年12月,谷歌(Google)改名后的Alphabet和強生(Johnson & Johnson)公司聯合宣布成立Verb Surgical公司。Verb Surgical公司將與強生公司深度合作,研發新一代輔助手術的機器人。
強生作為老牌醫療器械公司,將得到Verb Surgical及谷歌系公司的技術支持,包括機器學習技術以及強大的圖像處理技術。康復機器人和輔助機器人(如智能假肢)是非常有活力的領域,像Hocoma這樣老牌廠商引領市場發展,同時,也有許多新進廠商在下肢動力外骨骼領域開拓市場。現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經批準了第一批外骨骼產品(ReWalk Robotics, Ekso Bionics)在某些條件下使用。由于康復中心的設備租賃和個人使用系統的出現,康復機器人和輔助機器人市場正在蓬勃發展。本報告揭示了醫療機器人市場的動態、參與者和技術挑戰。
-
醫療機器人
+關注
關注
3文章
220瀏覽量
55709
原文標題:《醫療機器人技術與市場分析-2017版》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