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戰略先行
2015年,美國大數據專家阿萊克斯·彭特蘭的《智慧社會:大數據與社會物理學》一書在中國引發熱議,該書闡釋了大數據是如何通過互聯網金融、健康醫療、可穿戴設備等方式來構建智慧城市、啟動智慧社會的。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趙剛認為,智慧社會是“智慧型經濟”充分發展的必然結果。伴隨技術應用范圍的擴大,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發生重大變化,公共服務與社會管理也越來越多地采用“智慧”的技術,導致整個社會的運行變得日趨智慧化,進入了智慧社會。
智慧社會的開啟與大數據的發展密切相關。近年來,歐美以及日韓等國都把大數據作為國家的重要戰略。美國發布了《大數據研究和發展計劃》,并成立了大數據高級指導小組;日本公布了以發展開放公共數據和大數據為核心的新信息技術戰略——“創建最尖端信息技術國家宣言”,以提升綜合國力;韓國提出“智慧首爾2015”計劃,挖掘大數據價值。
在中國,大數據戰略同樣備受關注。近年來,中國先后制定《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等,從國家層面推動智慧社會的發展。智慧社會也要依靠智慧城市的建設。從美國的智慧城市戰略、英國的“未來城市”,到新加坡的“智慧國家2025”計劃和澳大利亞的國家智慧城市發展計劃,各國都把智慧城市視為“必爭之地”。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有超過600個城市在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著力發展智慧環境、智慧交通、智慧水務、智慧旅游、智慧電網、智慧醫療等領域。
智慧城市決勝
在浙江杭州,“城市大腦”智慧城市建設計劃正在給城市生活帶來改變。比如,“城市大腦”可以根據數據分析自動切換和調整信號燈時間,讓主城區高峰期間的平均行車速度提升了15%,擁堵時間下降了近1成。而在未來,通過積累更多的技術與算法模型,“城市大腦”可以衍生出深層次的人群服務能力,在社會治理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發揮更多的作用。
智慧城市建設已成為中國智慧社會發展的“急先鋒”。一方面,移動互聯網成為普惠化的信息基礎設施,推動人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向智慧互聯演變;另一方面,類似于“城市大腦”這樣的智慧城市系統,逐漸成為大城市的“標配”,在交通出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不僅造福本國人民,中國也在為全球智慧城市的發展奉獻著精彩的方案。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的2017年全球智慧城市博覽會上,不少中國企業都提出了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
作為與華為開展智慧城市合作的城市之一,山東省濰坊市在警務、交通、民生、產業四大領域推進智能化管理,對城市發展方向和各類日常事務處理制定了更加科學、精確的指導。
華為相關業務負責人喻東說,智慧城市的“大腦”綜合了各部門的數據,能夠實時感知城市各方面狀況,對城市出現的情況進行最優處理。而今,華為豐富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正在被世界各地超過100座城市成功實踐。
發現智慧城市新機遇
第四屆中國物聯網大會智慧城市分論壇
時間:2017年12月6日14:00-17:00
地點:深圳南山科興科技園國家會議中心
會議亮點
馬上長按識別/掃描二維碼,免費報名參加活動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76瀏覽量
97740 -
智慧交通
+關注
關注
5文章
716瀏覽量
26996
原文標題:GGAI 智能安防 | 中國智慧社會建設步入新階段 著力發展智慧交通等
文章出處:【微信號:ggservicerobot,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未來】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