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編程的只讀存儲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簡稱PROM)是一種特殊的只讀存儲器,它允許用戶在制造后對其進行編程。然而,一旦編程完成,PROM的內容就變得不可更改。這與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簡稱EPROM)和閃存(Flash Memory)等其他類型的非易失性存儲器不同,后者可以進行多次擦寫和重寫。
- 基本概念
1.1 存儲器的分類
存儲器是計算機系統中用于存儲數據和程序的硬件設備。根據存儲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1.1 易失性存儲器(Volatile Memory)
易失性存儲器在斷電后會丟失存儲的數據,常見的易失性存儲器有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簡稱RAM)。
1.1.2 非易失性存儲器(Non-Volatile Memory)
非易失性存儲器在斷電后仍能保持存儲的數據,常見的非易失性存儲器有只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簡稱ROM)、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簡稱EPROM)和閃存(Flash Memory)等。
1.2 只讀存儲器(ROM)
只讀存儲器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其內容在制造過程中就已經確定,用戶無法對其進行修改。ROM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2.1 掩膜ROM(Mask ROM)
掩膜ROM在制造過程中使用光刻技術將數據直接寫入芯片,內容固定,無法更改。
1.2.2 可編程ROM(Programmable ROM,簡稱PROM)
PROM允許用戶在制造后對其進行編程,但一旦編程完成,內容就變得不可更改。
1.2.3 可擦寫可編程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簡稱EPROM)
EPROM允許用戶對其進行多次擦寫和重寫,但需要特殊的擦寫方法,如紫外線擦除。
1.2.4 閃存(Flash Memory)
閃存是一種電可擦寫可編程只讀存儲器,具有快速擦寫、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特點。
1.3 可編程只讀存儲器(PROM)
可編程只讀存儲器(PROM)是一種特殊的只讀存儲器,允許用戶在制造后對其進行編程。PROM的編程過程通常是一次性的,一旦編程完成,內容就變得不可更改。PROM廣泛應用于固件存儲、集成電路測試和驗證等領域。
- 工作原理
2.1 存儲單元
PROM的存儲單元通常采用二進制形式,每個存儲單元可以存儲一個比特(bit)的數據,即0或1。PROM的存儲單元可以采用不同的結構,如晶體管、二極管或反相器等。
2.2 編程方法
PROM的編程方法主要有兩種:熔絲編程和反相器編程。
2.2.1 熔絲編程
熔絲編程是一種常見的PROM編程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電流將存儲單元中的熔絲熔斷,從而改變存儲單元的狀態。熔絲編程通常使用高電流脈沖,將熔絲加熱至熔點,使其熔斷。熔絲編程是一次性的,一旦熔絲熔斷,就無法恢復。
2.2.2 反相器編程
反相器編程是一種基于反相器的PROM編程方法,其原理是通過改變反相器的輸入狀態,從而改變存儲單元的狀態。反相器編程可以通過編程電壓或編程電流來實現。與熔絲編程相比,反相器編程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和可編程性。
2.3 地址譯碼
PROM的地址譯碼是將輸入的地址信號轉換為對應的存儲單元,從而實現對特定存儲單元的訪問。地址譯碼通常采用二進制形式,如4位地址譯碼可以訪問16個存儲單元。
2.4 數據讀取
PROM的數據讀取過程與普通存儲器類似,通過輸入地址信號,將對應的存儲單元數據輸出到數據總線上。由于PROM是只讀存儲器,其數據讀取過程是不可逆的,即無法通過讀取過程修改存儲器內容。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0瀏覽量
427245 -
可編程
+關注
關注
2文章
874瀏覽量
39932 -
硬件
+關注
關注
11文章
3381瀏覽量
66447 -
只讀存儲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41瀏覽量
1045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