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由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主辦,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承辦的“2024可信云大會”在京召開。大會上,中國信通院正式發布“2024云計算十大關鍵詞”,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在會上對“2024云計算十大關鍵詞”進行了解讀。
中國信通院云大所何寶宏所長發布2024云計算十大關鍵詞
十大關鍵詞分別是:應用現代化、大模型云服務、智云融合、一云多X、分布式云、云優化治理、“云+應用”運行安全、云原生安全、行業云平臺、央國企上云。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強調以人工智能為引擎形成新智生產力,云計算是構建靈活高效的IT基礎設施的數字底座,也是加速企業業務創新和智能升級的基石。基于對云計算產業的長期研究與觀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認為,以下十大關鍵詞充分凸顯云計算產業發展最新趨勢。
關鍵詞1:應用現代化
應用現代化走向縱深,成為企業數字化發展“加速器”
云計算已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礎設施,其技術重點逐步轉向應用層面,應用現代化推動企業核心能力、用戶體驗和商業模式的革新。核心能力方面,企業筑牢核心應用,實現生產力躍遷。各行業核心應用正從“守舊求穩”轉向“積極擁抱新技術、新模式、新思路”,積極引入云計算、AI等新技術、優化業務流程、加強自主能力,從而實現生產力的躍遷。用戶體驗方面,企業優化用戶體驗,打造差異化競爭力。借助新技術,提供個性化、人性化的便捷服務,提升用戶滿意度和粘性,促使應用從“能用”轉向“好用”。商業模式方面,企業錘煉硬實力,推動向外部賦能。如以云計算為基礎的工業軟件,以及國產應用的海外拓展,展現了應用現代化對企業發展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2:大模型云服務
大模型云服務構建可信智能未來,加速應用創新與落地大模型云服務正成為推動AI創新的關鍵力量,加速AI應用的開發與落地。一是通過標準化封裝復雜的AI模型,為開發者提供便捷化的模型服務平臺,解決了數據稀缺和標注難題。二是大模型云服務不僅支持通用模型的便捷使用,還允許對垂直領域模型進行高效訓練,賦予用戶高度的靈活性和定制化能力。三是大模型云服務在AI應用開發方面,提供了全流程應用開發工具鏈,支持從數據管理到模型部署的每一個環節,確保了數據安全和合規性。四是在通用業務和垂直行業中的應用,大模型云服務促進了AI技術的全面產業融合,提升了業務效率,并助力各行業適應市場變化,實現快速轉型。
關鍵詞3:智云融合
智云融合持續深化,“云+AI”開創智算服務新紀元
隨著"云+AI"服務進入新紀元,智算作為AI的新引擎進入與云計算的深度融合階段,一方面傳統云服務加速向智算云服務的轉型。通過面向大模型的AI studio,支持組件化構建應用,以及全方位性能加速和微服務架構,開創智算及服務新模式。另一方面,云計算的海量異構資源調度能力,實現了"云+AI"的統一調度和算力靈活供給,支撐模型應用全流程,構建了調度服務新方式。智算云服務平臺的建設,針對高端智算資源短缺的痛點,打通了數據服務與AI應用開發全流程,實現了資源的高效調度、設施的綠色低碳、算力的靈活供給和服務的智能隨需,賦能千行萬業。
關鍵詞4:一云多X
企業需求復雜多樣,構建一云多X能力成產業共識
隨著企業需求的復雜多樣化,構建"一云多X"能力已成為產業共識。
一是底層芯片復雜異構催生一云多芯需求。“一云多芯”旨在通過統一的云計算環境,應對底層芯片異構的復雜性,實現多芯共存和多云異構下的統一管理和高效協同。它通過屏蔽底層異構芯片差異,提供統一運維管理,實現資源的靈活調度。
二是業務場景多元多樣催生一云多算需求。"一云多算"架構應對業務場景的多元多樣,整合碎片化算力資源,打破單類型算力性能瓶頸,促進數據共享和分析,賦能企業數智化轉型。
三是多種云形態混合部署催生一云多態需求。"一云多態"則滿足混合部署的需求,通過統一架構擴展至客戶端,實現低延遲和數據處理需求,提升用戶體驗。"一云多X"的構建,不僅解決了多芯、多算、多態帶來的挑戰,也為企業提供了一個靈活、高效、智能的云計算平臺,加速企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
關鍵詞5:分布式云
分布式云行業應用規模化實踐,本地部署和智能計算成為重點方向
分布式云在政企數字化轉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規模化實踐在金融、制造、能源、交通、政務和泛互聯網等行業不斷深化。應用場景方面,分布式云正加速在各行業落地,滿足政企對安全和智能計算的需求,實現高效管理和智能應用;同時,它促進了本地數據中心與云服務的無縫協同。技術創新方面,分布式云確保了數據合規性,支持敏感數據本地存儲,同時保障了云資源的彈性使用和統一管理。AI技術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分布式云的智能計算泛在化,為企業提供了快速實踐和落地的算力資源,促進了行業的技術革新和業務創新。
關鍵詞6:云優化治理
云優化治理結合AI場景衍生出新需求,AI Cloud MSP幫助企業駕馭云使用
隨著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通用云計算服務逐步升級為服務于人工智能應用發展的智能云計算服務AI Cloud。企業開始聚焦智能場景下“云+AI”的工程化交付問題,AI Cloud MSP提供智算云的建設、管理、調優、運營等全生命周期服務加速AI產業應用落地。從資源層面,提供智算資源規劃到運維安全,實現智能化管理。結合AI算法,精準預測成本趨勢,簡化云治理,提升服務效率。應用層面,針對AI應用工程化交付,提供咨詢、規劃、部署及運維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打通智算資源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關鍵詞7:“云+應用”運行安全
“云+應用”運行安全受到關注,三方面舉措夯實服務穩定性
國家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平臺運行安全工作,隨著云上應用的發展,安全重點逐步從“云安全”擴展到“云+應用”運行安全,亟需企業從管理、架構、技術三方面強化。管理層面,完善安全制度,加強風險管控和應急處置,增強運行安全制度的執行力度。架構層面,加強應用平臺和云平臺重要服務多活建設,確保業務連續性,優化混合多云部署模式下云和應用的銜接管理,打破信息差壁壘。技術層面,推動創新應用如可觀測性和全鏈路壓測,增強事故預防和應對能力,確保服務穩定性。
關鍵詞8:云原生安全
云原生安全價值顯著提升,呈原生化、一體化、智能化發展特點
云原生安全的價值正顯著提升,其發展特點體現為原生化、一體化和智能化。原生化強調從設計到交付過程中云原生與安全的深度融合,要求安全內嵌入云服務或產品中,實現安全左移建設,并使安全產品云原生化,提供靈活敏捷的服務。一體化則構建以應用為中心的全生命周期防護體系,通過全流程的防護方案解決單點工具過多和運維難題,其中云原生應用保護平臺(CNAPP)成為新的發展賽道。智能化順應AI技術發展,實現安全防護的自動化,同時安全也促進AI的健康發展,為AI提供安全的應用開發環境,預示著云原生安全的新發展方向。
關鍵詞9:行業云平臺
行業云平臺挖掘用云新模式,技術與運營呈現新變革
行業云平臺通常由集團型企業或管理單位統一建設,通過標準化的IaaS、PaaS、SaaS服務,服務于集團內各級子單位及中小型企業。從發展階段看,當前大型企業深度用云以集團云和行業領域公有云為主。從發展特征看,技術方面,行業云平臺強調架構的可復用性和應用的可擴展性,構建了行業場景級能力;運營方面,平臺轉向服務化、市場化、屬性化,同時滿足行業化屬性,包括行業業務特征和監管要求,推動了行業云平臺的深度用云和技術創新。
關鍵詞10:央國企上云
央國企上云持續走深向實,已成為產業轉型升級重要抓手
央國企上云正成為產業轉型升級,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2024年作為“十四五”規劃的關鍵年,央國企通過上云用云引領創新產業發展,攻克核心技術拓展數字業務。約80%的央企已成立數科公司,混合云成為主要用云方向,支持多云協同,加速數字化轉型。云+行業應用助力產業升級,如采礦業和能源行業通過云技術提升效率和安全性。未來,央國企將加快布局云上人工智能與大模型應用,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和健康的人工智能發展生態。
“ 何寶宏表示,云計算已經成為數字基礎設施智能化發展的基石。未來中國信通院也將緊跟云計算發展趨勢與行業痛點,推動云計算創新技術落地與應用,搭建各方溝通交流橋梁,促進云計算知識共享流通。
來源:云計算開源產業聯盟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59瀏覽量
137857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13瀏覽量
270323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908瀏覽量
13778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