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汽車產業從電動化向智能化飛躍,芯片算力不斷提升,汽車智能化作為未來出行的核心,整個行業高度內卷,未來行業的發展充滿著未知。以“想象”為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于2024年6月14日-16日在北京國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科創達聯合創始人兼執行總裁耿增強與現場嘉賓圍繞“智能座艙體驗是否已經停滯演進?”的話題展開主題辯論。
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是由行業知名媒體汽車商業評論主辦,至今已經成功舉辦十六屆,論壇以前瞻視角認真回顧汽車行業每一年的發展變化并給予解讀,并匯聚眾多行業專家、學者共同為汽車產業更好的發展獻計。當前座艙智能化主要體現在駕駛操作界面的變化、人機交互方式的變化、遠程車控功能和操作邏輯的變化、第三空間設計的變化等方面,各大主機廠的方向逐漸趨同,通過本次探討,為智能座艙的創新提出更多發展方向和技術指導。
在“智能座艙體驗是否已經停滯演進?”話題討論中,耿增強表示:“盡管當前智能座艙的體驗看似處于停滯狀態,但這實則是智能座艙邁向標準化給人造成的一種錯覺。智能座艙硬件的標準化如屏幕尺寸,使得主機廠能夠以更低的成本、更廣泛地適配應用生態,從而為駕駛者和乘客帶來了更為良好的交互體驗。”
針對大模型上車,耿增強指出:“大模型毫無疑問已然成為汽車未來競爭的關鍵焦點,它宛如汽車發展的全新引擎,持續為汽車的智能化、個性化等諸多方面源源不斷地提供著極為強大的動力與有力的支撐。然而,鑒于當下芯片算力所存在的限制,端云結合的混合 AI 才是探索大模型的可行出路。大模型在汽車應用中最為直觀的感受便是,其為汽車語言助手賦予了強大的語言理解及生成能力,從而讓它能夠更為精準且自然地與駕乘者展開交互溝通。目前,智能汽車的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尚未現身,而且汽車相較于手機和 PC 而言,其用戶體量還相差甚遠。通常情況下,Killer APP 往往會先是在 PC 和手機上出現,而后才會逐漸過渡到汽車領域。”
無論是智能座艙標準化進程的持續推進,亦或是大模型在汽車領域的逐步應用,還是未來自動駕駛的不斷發展,于中科創達這樣的一家軟件廠商而言,都蘊含著極為巨大的潛力與機遇。中科創達滴水OS智艙利用汽車大模型、Kanzi UI引擎&工具等技術產品,可以根據主機廠產品特性,構建不同的座艙方案,助力每款車型具備獨特的產品力。
自研VGUI大模型,讓智能座艙具備生成式自然交互體驗能力,可以實現文字、圖片端側實時生成,滿足車載用戶響應速度及隱私保護要求的同時提供功能全面可處理復雜問題的大模型能力。全新智能主動推薦引擎可以根據人、車、環境狀態和場景的不同變化,主動為用戶進行駕駛功能和應用服務推薦,幫助用戶解決駕駛、娛樂、休息等用車場景遇到的問題,提高用戶駕乘體驗。
在交互設計上,Kanzi場景化沉浸式3D渲染交互界面,將傳統以應用為中心界面轉化為以用車場景為中心的沉浸式界面顯示方式,使缺乏連續性的界面切換通過同一個鏡頭引導用戶視角連貫變化,使功能的過度更加順暢,用戶體驗更加身臨其境。在常用的地圖應用里,kanzi可以結合車身感知數據、高精普精地圖數據實現3D地圖場景及行駛意圖顯示,真實地標建筑物細致描畫,實時渲染重構場景,還原實時路況信息。
在座艙應用生態方面,滴水OS積極與海內外伙伴建立生態合作,持續拓寬滴水OS生態圈。目前,針對海外的生態,滴水OS已經與Qualcomm 、AWS 、here、TomTom、 Cerence、SERAPHIC、 Akamys、ETAS等數十家伙伴建立良好的生態合作關系。主機廠可以基于滴水OS按需組合,靈活打造極具個性化的座艙應用,加速出海進程。
中科創達作為全球領先的智能操作系統及端側智能產品和技術提供商,在本次論壇上充分展示汽車滴水OS創新的技術、豐富的生態。未來,中科創達將持續深耕技術創新,拓展全球生態布局,為汽車智能化的發展注入更多的創新活力。
審核編輯:彭菁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1瀏覽量
427294 -
硬件
+關注
關注
11文章
3382瀏覽量
66455 -
電動化
+關注
關注
1文章
303瀏覽量
8122 -
智能座艙
+關注
關注
4文章
977瀏覽量
16424
原文標題:中科創達:端云結合的混合 AI 才是汽車探索大模型的可行出路
文章出處:【微信號:THundersoft,微信公眾號:ThunderSoft中科創達】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