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武漢低碳園區,華為和合作伙伴一起解決痛點問題。這個園區存在光伏消納和變壓器不足的問題,我們圍繞這個園區,打造光儲從有到用,協同一體化方案。有效利用儲能,自發自用實現100%,共同建設全國首個認證的零碳園區。這個園區四年之后可以收回成本,節省了變壓器可能的投資,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典范。”華為數字能源電站儲能業務總裁鄭越表示,“每個高耗能企業用電結構不同,使用場景不同,我們怎么將光-儲-充-用協同起來,自由調度,自由用電,這是未來面向工商業場景儲能的發展方向。”
圖:華為數字能源電站儲能業務總裁鄭越
6月12日,華為智能光伏戰略與新品發布會盛大召開,來自能源和光儲行業的領袖、企業代表、政府機構、產業專家、協會組織等600多人參會。華為數字能源電站儲能業務總裁鄭越發布全球首款從芯到網的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平臺。
回顧華為數字能源的發展歷程,我們看到2013年開始,華為堅持組串式逆變器的路線,2020年推出業界首款組串式儲能,用電力電子的可控性解決鋰電池的不一致性和不確定性。經過多年應用和驗證,儲能產品性能全面升級,凝練出安全、構網、智能與高效的關鍵能力,本次推出的全球首款構網型儲能平臺,具備全架構安全、全場景構網、全生命周期經濟、全鏈路數字化的特性,并且該平臺支持生態開放,與伙伴一同護航電站全生命周期的高質量健康發展。
“未來的三年,光伏累計裝機量將超過常規電源,成為全球第一的電源。2023年底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全球130多個國家簽署了承諾,未來6年還要再發展三倍的可再生能源,全球的裝機量預計將超過水電到2024年底,2027年將超過煤電成為全球第一。” 鄭越表示,“我們預計2030年,每年裝機每年光伏裝機會超過550GW,全球總裝機量超過5.5T,這是一個巨大的增量市場,這對電網也是巨大挑戰。光伏平價已經成為現實,但是隨著儲能技術的迭代,電芯成本下降,光儲度電成本接近煤電。”
在全球碳中和目標的持續推動下,光儲產業迎來了空前的發展機遇。組件、儲能、構網、數字化單點技術創新正在走向融合創新,將加速構建以光風儲等新能源為主題的新型電力系統。
值得特別關注的是,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平臺的獨特優勢之一在于構網能力,其本質是提升新能源接入比例和電力消納。根據青海某項目測算,在SCR=1.5時,相比傳統方案,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可以多送出40%的新能源電力。除儲能設備初始投資外,全生命周期每100MWh可節省1.5億元人民幣,相當于減少1.5元/Wh的成本。
在智能光風儲發電機領域,華為也發布了最新的解決方案。華為數字能源電站智能光伏業務總裁周濤指出,光伏成為主力能源面對應用場景復雜、并網和消納、運營和安全多重挑戰。
華為圍繞“光儲用網云”打造智能光風儲發電機解決方案,讓光伏發電從跟隨電網走向支撐電網,為新能源發展掃清關鍵障礙,解決高比例新能源并網這一世界級難題,通過電壓、頻率和功角三大穩定重構技術實現發得多、送得完、控得穩。
在四川甘孜州,華為數字能源助力雅礱江公司建成了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電站——柯拉1GW光伏項目,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質增效,打造智能化電站的標桿;在沙特紅海,全球最大微網項目已穩定運行8個月,這座100%光儲供電的沙漠新城,已經成為GW級微網的標桿。在青海格爾木等地,華為分別攜手客戶建成了全球首批百兆瓦級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電站。
據悉,智能光風儲發電機以及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將打造高質量、全數字化的清潔能源基地,讓清潔能源基地真正走向“自動駕駛”。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7瀏覽量
253021 -
光伏
+關注
關注
44文章
3086瀏覽量
69404 -
儲能
+關注
關注
11文章
1708瀏覽量
33239 -
光伏儲能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9瀏覽量
56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