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政府對中國產電動汽車實行高額關稅政策,引發歐洲學者憂慮這將改變全球汽車行業格局。自美國宣布對中國電動汽車強制征稅及其他產品后,中美貿易戰已然打響。美國總統喬·拜登提出100%關稅以阻止中國企業向美國銷售電動汽車。簡言之,這讓中國競爭對手難以在美國市場立足。
當前,一個關鍵問題浮現:歐洲汽車制造商,尤其是德國制造商,能否從中獲益?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們面臨著在美國市場銷售更多汽車的風險,而這種風險可能會以犧牲中國汽車制造商的利益為代價。對于大眾、寶馬和梅賽德斯而言,情況愈加嚴峻,貿易戰的加劇可能給他們帶來嚴重沖擊,尤其是在歐盟也加入戰局的情況下。
目前,德國汽車制造商內部正面臨各種困境,其中最不穩定的因素可能是歐盟可能效仿美國實施關稅,并試圖以更高的關稅與中國展開貿易戰。歐盟委員會正在考慮是否應通過增加稅收來保護歐洲電動汽車市場不受中國低價產品的沖擊。布魯塞爾方面懷疑中國電動汽車獲得了大量國家補貼,導致其價格過低,這一猜測并非空穴來風。據預測,歐盟委員會將在未來幾周內宣布提高進口關稅,雖然幅度低于拜登設定的標準。
法國強烈呼吁采取這一舉措。該國汽車制造商深受中國競爭壓力,但中國市場對他們來說并非至關重要。然而,德國對歐盟委員會的決定持高度疑慮,原因在于他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遠超法國競爭對手。例如,大眾汽車近35%的業務在中國進行,寶馬的市場份額也超過30%。若失去中國市場,德國汽車業的財務狀況將難以為繼。近年來,德國制造商的業務已全球化,因此美國、中國或歐盟間的貿易戰升級對他們無濟于事。他們的業務依賴于國際市場的雙向流動。
舉例說明:他們的大部分業務仍來自豪華轎車銷售。在中國制造的梅賽德斯S級車和寶馬七系車中,約有一半最終流入富裕的中國消費者手中。此外,如大眾和寶馬這類制造商如今也是中國制造商。BMW X3的E版在中國工廠生產,并在德國銷售。美國現在通過的關稅也影響了慕尼黑人民。
此系列報道顯示,大眾汽車已與中國合資伙伴合作,為歐洲市場生產Cupra Tavascan。然而,寶馬首席執行官奧利弗·齊普澤在年度股東會上提醒歐盟,中國汽車進口可能面臨關稅負擔的增加,可能引發貿易保護主義。他擔心中國可能采取報復性行動,使得現狀更為嚴峻。德產車企承認,在中國的競爭壓力日益加劇。他們警告未來本地業務或將面臨更大難度。此外,制造商們從中國進口大量零部件,包括稀有材料和中間產品,這對整個德國工業產生了深遠影響。如果失去中國物資供應,能源轉型將難以實現。
但也有人說:歐洲現在必須效仿,保護自己免受來自中國的更廉價進口產品的影響。其中之一是歐盟委員會主席烏蘇拉·馮德萊恩,她認為歐洲工業對中國的依賴是一種地緣政治風險。她最近在巴黎的一次會議上警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歐洲將“捍衛”其市場免受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影響。中國批評者認為,中國的產量已經遠遠超過實際需求。
所謂的“產能過?!眴栴}可能會因華盛頓當前的關稅決定而變得非常特殊。此時,中國越來越多地將汽車出口從美國轉移到歐洲,并用廉價產品充斥這里的市場。以犧牲歐洲制造商的利益為代價。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6瀏覽量
232455 -
汽車制造商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6瀏覽量
8642 -
大眾汽車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8瀏覽量
1055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