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科技創新報道指出,光谷實驗室近期公布,經聯合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等研發的膠體量子點成像芯片已成功實現短波紅外成像功能。
該芯片常被稱為“視覺芯片”,短波紅外成像猶如工業設備的“眼睛”,其作為成像系統核心部分,對成像質量及相機價格產生關鍵影響。傳統短波紅外成像芯片造價高昂,進口價格高達萬余元。
自2018年起,光谷實驗室與華科大團隊致力于膠體量子點的研究,成功研制出可與硅基芯片集成的量子點短波紅外成像芯片。此款芯片探測波段范圍廣于傳統芯片,有望使制造成本降低1至2個數量級。
膠體量子點是一種具有量子限域效應的納米晶體材料,“視覺芯片”借助該材料高效捕捉短波紅外光線,轉化為電子信號后由讀數電路處理,最終生成紅外圖像。
相較于傳統短波紅外成像芯片,“視覺芯片”性價比較高,有望從工業領域擴展至日常生活,如搭載于手機、電動汽車等設備。
據悉,截至目前,短波紅外成像芯片產品已申請15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7項,訂單覆蓋全國各地,眾多高校和企業紛紛向光谷實驗室伸出合作之手。
-
紅外成像
+關注
關注
0文章
94瀏覽量
11354 -
視覺芯片
+關注
關注
1文章
44瀏覽量
11486 -
量子點
+關注
關注
7文章
244瀏覽量
2594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LIMS系統在芯片實驗室中的應用
今日看點丨英特爾提供高達50萬歐元的自愿離職補償金;武漢光谷實驗室研發量子點光刻膠
Artilux在基于CMOS的短波紅外傳感和成像領域取得突破
光谷實驗室成功研發量子點短波紅外成像新技術
湖北光谷實驗室研發出膠體量子點短波紅外成像芯片
要讓量子計算走出實驗室
![要讓<b class='flag-5'>量子</b>計算走出<b class='flag-5'>實驗室</b>](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F/9D/poYBAGJo-maAOH8MAAIB_hk2Mno583.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