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計劃在2025年,在計算力方面,算力規模達到38EFLOPS,智能算力占比達到50%。建成智能計算中心10個
JAEALOT
2024年3月28日
2024年3月22日,廣東省通信管理局等九部門關于印發《廣東省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暨“粵算”行動計劃(2024-2025年)》的通知。
文件指出: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力,通過算力基礎設施向社會提供服務,正在加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加快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推進廣東現代化建設,構建多元泛在、智能敏捷、安全可靠、綠色低碳的算力服務生態體系,培育信息通信行業新的增長點,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當好示范。
廣東省計劃在2025年,在計算力方面,算力規模達到38EFLOPS,智能算力占比達到50%。建成智能計算中心10個,基本形成算力規模體量與數字化發展需求相適應、算力供給結構與業務需求相匹配的發展格局。打造“城市內1ms、韶關至廣深3ms、韶關至全省5ms”時延圈。在存儲力方面,存儲總量超過260EB,先進存儲容量占比達到30%以上,重點行業核心數據、重要數據災備覆蓋率達到100%。力爭到2025年底,新增國產化算力占比達到70%。
同時,推進“1+2+N”算力中心布局,以韶關數據中心集群為核心,形成廣州、深圳兩個低時延智能算力應用區,N個支撐城市實時響應、承載極低時延類業務(時延要求小于10ms)且確需在本地建設的城市數據中心和邊緣計算中心(規模3000標準機架以下),提升重點智能計算場所覆蓋率。
最后,廣東省計劃利用高質量算力賦能各行業發展,提出算力+工業、教育、醫療、交通、金融、政務行業,同時兼顧綠色、安全發展。
廣東省還發布了算力基礎高質量發展指標,從計算力、運載力、存儲力、應用層面指標進行規劃。
從廣東省省里算力規劃上看,2025年算力將會達到一個大融合的的狀態,各行業都需要算力基礎去融入產業發展。
近期,全國地方政府算力基礎設施規劃相繼出臺,都提出了算力規模指標,賦能地方數字經濟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東數西算”政策的重要樞紐節點,利用本省經濟、人才、政策、技術優勢助力東西部算力發展,同時吸引其他區域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算力發展板塊。
捷易科技認為,算力是人工智能科研和應用的基礎,能夠幫助單位在科學計算、大模型訓練、圖形視頻處理等方面更好地提升和加速發展。我們也會積極響應廣東省高質量算力發展規劃,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算力基礎設施服務,加速人工智能項目更好更快發展。
全文可在廣東省通信管理局查詢。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66瀏覽量
240270 -
AI算力
+關注
關注
0文章
74瀏覽量
88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