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據新華社報導,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發表講話,強調我國目前是世界上少有的具備完全自主產業鏈的核能大國之一,擁有55臺正在運作的核電站機組,位列全球第三,且在建機組有26臺,穩坐世界第一寶座。我國近年來實現了連續兩年每年核準10臺核電站機組的成就,使得我國核能建設步入高速高質發展階段。
中核集團董事長余劍鋒在會上表示,我國在運、在建和待建機組的總裝機容量已經超過1億千瓦,核電產業已累計產生電力約4萬億度,而2023年更是創造了約4300億度的驚人發電量,相當于減少排放3.2億噸二氧化碳。這對實現碳中和目標,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起到了關鍵推動作用。
此前,據IT之家報導,王壽君預測稱,至2025年,中國將以每年6至8臺機組的速度繼續加速核電站建設,爭取使2025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達到7000萬千瓦左右。
展望未來,到2035年,中國規劃的核電發電量比例將提升至總發電量的10%。近日,我國首個大型核電站首次30年大修工作圓滿完成,大亞灣核電站2號機組檢修完畢后即刻并網投入使用。
在此期間,我國工程師們成功進行了多項重大改造工程,包括自主研發自主實施的DCS系統改造、常規島增容相關汽輪機低壓缸改造、發電機內定子改造等。
-
發電機
+關注
關注
26文章
1654瀏覽量
67940 -
核電
+關注
關注
2文章
83瀏覽量
11604 -
產業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352瀏覽量
2586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