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工汽車網獲悉,3月12日,有媒體報道稱,小米生態下的智米科技即將與奇瑞新能源iCar合作開發一款純電硬派風格SUV。該車其將與小米造車不同,主體是智米汽車,預計新車定價在10萬元左右,將于2024北京車展正式亮相。
同時,小米汽車官方宣布,小米SU7將于3月28日正式上市,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全國29城59家門店同步開啟預約,現在登記可先享首批品鑒。
消息一出,小米集團股價應聲而漲,截至當日港股收盤,小米集團-W股價大漲11.34%。
造車,雷軍的執念
2023年12月,雷軍宣布造車1003天后,小米汽車終于亮出真身。長達3個小時的發布會上,雷軍不止一次地提及他對小米首款量產車“小米SU7”的高期待與高要求。
在雷軍看來,“小米汽車將通過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為全球前五的汽車廠商。”他的目標是媲美保時捷和特斯拉,打造汽車工業新時代的“夢想之車”。
當然,雷軍的自信來其五大自研核心技術——電驅、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以及智能座艙。
具體來看,小米SU7定位C級高性能生態科技轎車。單電機版車型最大功率299馬力,百公里加速時間5.28秒,配備容量為73.6kWh的弗迪磷酸鐵鋰電池,CLTC續航里程為668km;雙電機版車型最大功率為673馬力,百公里加速時間2.78秒,配備容量為101kWh的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CLTC續航里程為800km。
電驅方面:小米自研的HyperEngine V8s、HyperEngine V6/V6s三款超級電機,采用雙向全油冷散熱、S型立體油路設計、階梯式錯位設計等多項創新技術,刷新行業天花板。
電池方面:小米自研的CTB一體化電池技術,首次運用了電芯倒置設計,實現了CTB電池77.8%的集成效率極限值,為了從源頭保證電池性能和品質,小米甚至還自建了電池包工廠。
壓鑄方面:小米自研的“9100t超級大壓鑄集群”和自研壓鑄合金材料“泰坦合金”,成為全球唯二、國內唯一同時自研大壓鑄和壓鑄材料的汽車廠商。
智能駕駛方面:小米首發的自適應變焦BEV技術、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網絡技術等三項關鍵技術,頂級配置、全棧自研的小米智能自動駕駛,將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智能座艙方面:小米搭載的5塊屏幕和驍龍8295座艙芯片,基于小米澎湃OS,打通“人車家”全場景。小米澎湃OS將使用在其手機、汽車上,相同的操作系統將打通車機互聯,實現車機屏幕共享生態。
然而,小米汽車的首款車型還沒有上市,與其他車企的合作就已經浮出水面了。
在小米、奇瑞的合作中,智米負責產品定義、造型設計,奇瑞則負責生產制造、供應鏈成本控制,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智米的汽車研發業務是由前通用汽車泛亞研究院電動汽車項目負責人馬永東負責,近期他接替了奇瑞新能源工程研究院院長周定華的位置,主導奇瑞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并且帶領了智米的研發團隊進駐該工程研究院。
事實上,早在今年1月,便有消息傳出,小米將與奇瑞汽車合作打造“智米汽車”品牌,內部推進人是小米二號人物劉德。智米汽車將作為一個獨立運營項目推進,目標市場明確指向年輕人和一線城市的居民。
不過,雙方還沒有正式對外公布,一切只是猜測。
價格,小米的懸念 為何第一輛車選擇做轎車?
雷軍透露,被歷史所記住的大部分名車都是轎車,所以堅定的選擇做轎車,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做轎車難度更大,小米在所有技術決策里面,選擇了最難也是最遠的道路。
發布會現場,小米汽車的售價成謎。只有雷軍簡單兩句話指出,“這樣的車9.9萬是不可能的,14.9萬也不可能,但凡有這種表現和配置的,都得40萬以上。”
隨后,小米汽車熱度居高不下,最主要就是對價格的猜測,從N輪爆料到辟謠循環往復,樂此不疲。小米死捂著價格,持續給外界打預防針稱“有點貴”,可2024年車市的“價格戰”開年就來了波大的,降價潮愈發洶涌。
一定程度上,汽車行業的研發和生產成本相對較高,而且需要更多的售后服務和技術支持,這些因素導致小米汽車無法像小米手機一樣實現高性價比。既然性價比路線難以跑通,小米自然將目光投向了中高端市場。
但是,若定價相對較高,將面臨新的問題。
首先,小米市場認知較為親民。小米手機長期以來主打性價比,推出高端汽車產品,有多少高凈值人群能否買單尚未可知。
其次,行業競爭對手如狼似虎。造車新勢力品牌和中國傳統汽車品牌在細分市場耕耘多年,認可度走在了前面,小米汽車入局時間確實有些晚。
“當電動車行業進入成熟期時,世界前五大品牌將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換句話說,成功的唯一途徑是成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貨量超過1000萬輛。競爭將是殘酷的。”對于造車市場,雷軍也顯露出自己的擔憂。
2018年,中國有超過487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到2023年,正常經營的造車新勢力僅剩50家左右。五年時間里,430多家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在激烈的競爭中消失或即將消失。
在這其中,小米到底有何優勢?
首先,生態鏈完整。從手機到家電,小米的智能生活生態鏈搭建漸入佳境。包括5G移動通信技術、云計算及人工智能,同時基于智能制造,進入機器人、無人工廠、智能汽車等,總體細分領域達99項。
其次,供應鏈質量。現階段,小米已經投資了50多家汽車供應鏈企業。衛藍新能源、贛鋒鋰電、珠海冠宇等電池廠商、智能駕駛企業被收入囊中。
最后,技術鏈深入。目前,小米圍繞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費用投入超過30億元,共申請涉及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充電裝置以及動力系統等方面等400余項專利。
2023年,汽車行業的產能不足、缺料等情況都大幅改善,淘汰賽開始。
2024年,小米汽車揭開神秘面紗下的真容,加入這個移動智能終端的必爭之地。
-
磷酸鐵鋰電池
+關注
關注
28文章
520瀏覽量
21477 -
新能源車
+關注
關注
3文章
625瀏覽量
23892 -
小米
+關注
關注
70文章
14387瀏覽量
144936 -
奇瑞汽車
+關注
關注
0文章
69瀏覽量
1857
原文標題:小米、奇瑞合作?雷軍宣布:3月28日!
文章出處:【微信號:zgqcw2018,微信公眾號:中工汽車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奇瑞iCAR V23搭載思必馳全鏈路智能語音語言交互技術
奇瑞集團2024年新能源銷量突破58萬
比亞迪元UP純電SUV墨西哥上市
解決方案丨EasyGo新能源系統實時仿真應用
7月25日,超長續航旗艦電混SUV風云T10即將全球上市
立訊精密回應投資奇瑞 是股東個人的純投資行為
奇瑞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星途正式發布純電中大型SUV—星紀元ET
iCAR 全新車型全球首秀,V23、X25首次參與互動,升維iCAR即將熱力席卷北京車展
比亞迪新能源皮卡正式定名為BYD SHARK
蘇峻“上車”iCAR,互聯網思維與奇瑞大廠互相賦能
![蘇峻“上車”<b class='flag-5'>iCAR</b>,互聯網思維與<b class='flag-5'>奇瑞</b>大廠互相賦能](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D/74/wKgaomYgmdWAKW40AAHAM86U_pc72.jpe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