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總體設計目標
根據以上需求和問題,本方案提供一種完整的解決辦法,主要設計思路和內容是:首先以大容量干電池技術解決車位檢測器電源問題,不用再考慮取電困難,因為車位檢測器大部分時間是空閑狀態,無車時如此,有車存在時也不用實時檢測,所以設備大部分時間處于休眠模式,耗電量少,可持續工作5年,5年換一次電池成本相對低廉;其次用窄帶物聯網(NB-IOT)解決組網問題,不僅通信標準統一,而且因為數據走公網到統一服務器,所以容易大數據融合,便于提供后續服務和是設備管理;第三,利用地磁傳感器解決車位檢測器問題,目前三軸地磁傳感器芯片成本低廉,容易大批量推廣。
綜上所述,本套技術方案的總體設計目標如下:
1、基于大容量干電池技術的無線地磁車位檢測器應用,解決取電和成本問題,目標控制在600元/只以下,電池5年一換;
2、基于NB-IOT窄帶物聯網技術的組網通信技術,解決通信標準化問題,由NB-IOT模塊采集車位信息,然后傳到公網獨立IP服務器;
3、在NB無線地磁車位檢測系統的基礎上,進行大數據融合,提供共享停車APP服務,解決現代城市停車難問題,便于綠色出行和城市管理。
二、 需求背景
現代城市,伴隨汽車保有量越來越高,城市停車位資源未進行高效管理,使得許多城市不僅停車難,而且很多車輛到達目的后無法停車占據車行路面而導致交通擁堵和尾氣排放過高,因此智慧停車、開放停車、共享停車逐漸上升為現代城市嚴峻課題。經過調研和摸排不難發現,其實停車難的主要問題主要歸結于以下三點:
1、車位信息沒有全社會共享,無論路邊停車場還是地下停車場,都處于分散式管理階段,城市各角落車位信息難以獲得;
2、低成本的車位檢測系統缺乏,不是工程實施復雜需要綜合布線,就是車位傳感器系統造價過高,或者取電困難;
3、組網標準難以統一,目前車位檢測器組網系統里,有RS485總線、LORA、ZIGBEE、GPRS和光纖以太網等多種組網模式,分立分散,難以多數據源融合。
雙模地磁車位檢測器IDM-ET34基于MP-AMR(微功率地磁感應檢測)技術的停車場探測器.一類用于PIS和PDS應用的一體化NB-IoT/LoRa/LoRaWan無線地磁感應檢測器,在地磁算法的基礎上,結合超低功耗雷達識別技術,進一步提高檢測器的識別準確率。
- 以微功率地磁感應車輛檢測技術(MP-AMR)為基礎消防通道檢測器478x382.jpg
- 結合毫米波識別技術,提高識別準確率
- 電池供電工作
- 抗壓外殼,可用于室內和室外的停車信息系統(PIS)應用
- 運營商NB-IoT網絡,支持移動、聯通、電信網絡,不需要網關和中繼
- 電池壽命長,且可更換電池
- 工作的溫度范圍大且防水
- 易于安裝、調試,自學習功能,免人工初始化
- IP68等級防水外殼,內外膽設計,易于維修
三、方案構成
根據總體設計目標確定的無線地磁系統圖如下:
審核編輯:湯梓紅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0瀏覽量
427250 -
檢測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869瀏覽量
47785 -
地磁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瀏覽量
1159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