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的工作原理簡單來說就是將可應用的物理量(力、熱、光、電、磁和聲等),轉化為可監測的電信號,從而進行傳輸,與控制。
二、傳感器的歷史
傳感器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因人們對于物體磁性的不斷探索,進而發明能夠感受磁場的最早傳感器——指南針。
三、傳感器的前景
傳感器作為一種能夠監測、測量和定位物理量,并將其轉化為可讀的電信號或數字信號的技術術語,是實現智能化和自動化的基礎。被廣泛應用與工業領域、醫療領域、交通和農業等各個領域。隨著5G時代的到來,更高寬帶、更低時延,也為傳感器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提供了更 可靠、更快速的網絡通信服務。在科技與技術的不斷相結合的將來,傳感器的應用面,也將越來越廣,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一系 列前沿 科技發展中也將起到不可缺失的巨大作用。
工業制造業:對監測機床或自動化設備的動態或靜態參數監測,從而實現機床或自動化設備的行進與終止上的數字信號控制。
醫療領域:過去由于信息的傳輸存在延時性,傳感器在領域應用始終停滯不前,不過隨著5G 6G時代的到來,傳感器在醫療領域也將越來越廣,小到溫度計,大到各種生物監控檢測設備以及遠程手術等方面,都有著越來越多的發展。
農業和交通:在農業中,傳感器可以監測監控各種無論是空氣還是土壤這些生物量,從而實現科學生產;在交通方面,可以實時監控,道路的現狀,車輛的信息等,為智能交通,天眼系統等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
航空航天:在未來科技不再受限于地球,逐步邁向外太空。更先進的導航系統,更先進的探測技術,更先進的航天技術也都將被實現,人類將將實現精神或是肉體上的永生,這一切都會有傳感器的身影。
所以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傳輸速度的變快,傳感器的會有源源不斷的發展空間
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5瀏覽量
7565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