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宣布推出雷諾 5 E-Tech 電動車,在2025年開始將以起價約 25,000 歐元的價格在市場上競爭。作為一款小型、經濟實惠的城市汽車,雷諾 5 E-Tech 融合了先進的電氣和數字技術。
更有趣的事情是,大眾汽車、雷諾和斯特蘭蒂斯正面臨中國競爭對手和特斯拉帶來的挑戰,為了抵御生存威脅,三家企業正在考慮不可思議的合作方式,生產更便宜的電動汽車。
Part 1
雷諾 5 E-Tech 電動汽車
這款低成本的電動汽車是基于 AmpR Small 平臺設計的第一款車輛,該平臺專為 B 級電動汽車而開發,平臺在車輛設計上帶來了真正的競爭優勢。
2.5萬歐元的價格,長軸距(2.54m)、優化的內部空間和行李箱容量(326升)、更低的重心和減輕的重量(小于1,500公斤),使得雷諾 5 E-Tech 在城市駕駛和日常使用中更具便利性和舒適性。
雷諾 5 E-Tech 電動車引入了新型交流雙向充電器,兼容 V2L(車輛到負載)和 V2G(車輛到電網)技術。這意味著車輛不僅可以為負載充電,還可以將多余的電能反饋到電網,提高能源的靈活利用。
雷諾 5 E-Tech 電動車的電機采用繞線轉子同步技術,與其前代產品相比更緊湊。這種技術不僅提供了三種額定功率(110、90 和 70 kW),還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因為它不使用稀土。雷諾 5 E-Tech 電動車不僅在性能方面表現出色,還提供了多種功能。配備 11 kW 交流充電器、80 或 100 kW 直流充電器以及高達 52 kWh 的電池,續航里程可達 400 公里 WLTP,滿足日常通勤和城市駕駛需求。雷諾 5 E-Tech 還配備了內置谷歌的最新一代 OpenR Link 系統,提供超過 50 個實用應用程序和服務,如智能充電集成。
雷諾 5 E-Tech 電動車引入了來自高端市場的駕駛輔助系統(ADAS),包括智能自適應巡航控制系統和 2 級自動駕駛技術主動駕駛輔助系統。在安全方面,車輛還配備了創新技術,如 Fireman Access、Pyroswitch 和 QRescue,以簡化事故時的救援服務工作。新型動態制動系統進一步縮短了自動制動的反應時間,提高了駕駛安全性。
雷諾集團承諾從 2025 年夏季開始在法國生產雷諾 5 E-Tech 電動車及其電池。
這一生產計劃將涵蓋多個工廠,包括杜埃工廠、Cléon 工廠和 Douai Gigafactory。雷諾的目標是到 2030 年,將電池模塊的碳足跡減少 35%,為環保和可持續性發展做出貢獻。
Part 2
歐洲汽車制造商:跨越敵線的合作
隨著中國競爭對手和特斯拉在歐洲市場揭示大眾市場的弱點,歐洲走量的三家車企感受到了緊迫感,認識到,面對中國競爭,不適應變革的公司將陷入困境。大眾、雷諾和斯特蘭蒂斯正在思考各種合作方式,以更好地競爭并抵制即將到來的電動汽車市場的挑戰。
現實的問題是,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增長速度放緩,歐洲汽車高管們開始討論各種可能性,從共同開發資源到跨越歐洲邊界的業務合作,以更好地迎接這個行業的技術變革。中國競爭對手的進入以及特斯拉在市場上的不斷擴張,使得傳統汽車制造商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
●聯合創新與減少成本
為了迅速適應變革,汽車制造商們開始探討合作的可能性,從而降低電動汽車的制造成本。Stellantis首席執行官Carlos Tavares強調了“未來,不適合面對中國競爭的公司將陷入困境”的現實。雷諾首席執行官Luca de Meo提出了一種類似于聯盟的概念,即創建一家“汽車空中客車”,通過整合德國、法國、西班牙和英國的資產,共同競爭并在更大規模中受益。這種聯合平臺的設想旨在減輕制造廉價電動汽車的成本,并使其能夠從更大的規模中獲益。
●戰略重構與未來展望
歐洲車企正面臨的挑戰包括政府取消激勵措施、消費者對氣候政策的失望、電動汽車的維修成本等問題。為了維持競爭力,不僅需要創新,還需要在這個關鍵時刻找到正確的戰略。否則可能面臨來自中國競爭對手的更大威脅,而且可能導致整個歐洲汽車制造業的動蕩。所有的歐洲車企正面臨一個重要時刻,需要在技術變革中找到正確的方向,合作似乎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可以克服目前面臨的挑戰。
小結
雷諾的這款車,核心還是需要規模效應,隨著歐盟推動電動汽車的計劃,幾家車企雖然手里有牌,但是怎么打需要迫切需要找到有效的合作模式,以滿足未來的監管規定,同時保持競爭力。當然也可能存在Stellantis把雷諾整合,然后再和大眾合作的,一切都有可能。
審核編輯:劉清
-
電動車
+關注
關注
73文章
3030瀏覽量
114690 -
充電器
+關注
關注
100文章
4149瀏覽量
115554 -
電池模塊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瀏覽量
9084 -
ADAS系統
+關注
關注
4文章
226瀏覽量
25774
原文標題:雷諾造2.5萬歐的電動車,搭伙大眾開發廉價電車能成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QCDZSJ,微信公眾號:汽車電子設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