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背景
2021年10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協同相關部門發布了《關于推廣配電室智能化改造及運維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書提出,通過對高壓配電室進行智能化升級,以實時監控數據為基礎,借助可視化工具和智能功能,通過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來監控高壓配電室的實時運行狀況。
智能化高壓配電室運維通過自動監控和智能化的運營模式,實現了兩個主要目標:首先,通過提前識別潛在風險和隱患,實現了從“事故發生后被動應對”到“事前主動預警預防”的轉變,能夠在問題初現時就發現并處理,極大地提升了高壓配電室的安全運行水平;其次,采用“無人或少人值班”的運營模式,顯著降低了人工成本,并解決了目前高壓配電室運維人員短缺和技術能力有限的問題。
配電室管理常見問題
二、智能化高壓配電室改造綜合動力環境監控系統監測內容
智能化高壓配電室改造綜合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利用信息操縱和處理、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化技術、物聯網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集成變壓器監測、開關柜測溫、門禁管理、視頻監控、紅外線探測器、濃煙霧檢測、顯示和告警等,滿足配電室環境監測和安全管理防范的要求,構成了智能化配電室綜合環境監控系統。
1.變壓器測溫:
安裝溫度傳感器:在變壓器的關鍵部位,如繞組等,安裝溫度傳感器。
報警邏輯:設置溫度閾值,當溫度超過預設的安全閾值時,系統應自動觸發警報并通知維護人員。
2.開關柜測溫:
安裝溫度傳感器:在開關柜的母線和接觸點處安裝溫度傳感器。
報警系統:當檢測到異常高溫時,系統應能夠發出聲光報警,并通知運維人員。
3.門禁管理:
部署門禁系統:在配電室部署門禁系統,包括讀卡器、生物識別掃描器等。
權限管理:使用門禁管理軟件來管理人員的出入權限,包括發放權限卡、設置訪問時段等。
實時監控:系統實時監控門禁狀態,記錄所有出入記錄,以便于事后查詢和分析。
遠程控制:支持遠程開門功能,以便于在特定情況下遠程控制門的開啟。
4.視頻監控:
部署高清網絡攝像頭:在變電站和配電室的關鍵位置部署高清網絡攝像頭。
遠程訪問:支持遠程訪問視頻監控系統,以便運維人員隨時查看視頻畫面。
錄像和報警:系統支持錄像回放,并在觸發報警事件時自動抓拍畫面。
5.溫濕度監控:
安裝溫濕度傳感器:在關鍵設備附近安裝數字溫濕度傳感器。
界面顯示:監控系統界面顯示實時溫濕度數據,并允許操作人員設置閾值。
自動調節:系統可以根據設定的溫濕度閾值自動調節空調或除濕設備的運行狀態。
6.風機控制:
定時啟停:系統可以實現風機的定時啟停,以節省能源。
手動控制:允許操作人員手動控制風機的啟停。
7.氣體監測:
安裝SF6氣體傳感器:使用SF6傳感器來監測SF6氣體的濃度。
連續監測:系統持續監測SF6氣體水平,并提供實時數據。
報警邏輯:當氣體濃度超過安全限制時,系統應能夠發出警報,并啟動應急響應程序。
8.安全監控:
安裝電子圍欄和感應器:在變電站周圍安裝電子圍欄和人體紅外感應器。
聯動報警:當有非法入侵或異常活動時,系統應能夠觸發報警,并通知安全人員。
記錄和分析:系統記錄所有出入記錄,并使用數據分析工具來識別潛在的安全威脅。
9.水位監測:
安裝水位傳感器:在變電站的低洼區域或水泵房安裝水位傳感器。
自動排水:當水位超過設定的安全高度時,系統應能夠自動啟動排水設備。
10.水泵控制:
水位聯動:水泵控制器與水位傳感器聯動,根據水位高度自動控制水泵啟停。
手動控制:允許操作人員手動控制水泵的啟停。
11.空調監控:
集成空調控制系統:將空調控制系統與監控系統集成,實現遠程控制。
環境感應:使用溫濕度傳感器配合空調系統,根據環境需求自動調節溫度和濕度。
12.燈光控制:
定時控制:系統可以自動根據時間切換到白天模式或夜間模式,節省能源。
遠程控制:支持遠程控制燈光的開關,以便于在夜間或特殊情況下遠程控制燈光。
13.消防監測:
部署消防設備:在變電站部署煙霧探測器、火焰探測器等消防設備。
報警通知:系統立即發出報警聲光,通知運維人員啟動應急預案。
14.漏水監測:
安裝濕度傳感器:在易漏水區域安裝濕度傳感器,實時監測濕度變化。
報警邏輯:當濕度突然升高,超過設定的閾值時,系統立即發出警報。
15.加濕器/除濕機:
安裝濕度傳感器:監測加濕器或除濕機的運行狀態,以及環境的濕度。
遠程聯動:支持遠程控制,當環境濕度超過設定值時,自動啟動加濕器或除濕機。
三、主要設備:智能配電室輔助監控裝置
為保證智能化高壓配電室改造綜合動力環境監控系統安全、平穩、高效率運行,保證系統內設備較好的運行情況、使用期限和安全系數,完成項目投資收益大化,對配電室諸多設備的運行情況開展檢測,如溫度、環境濕度、滲水等。然后進行24小時實時監控系統和智能調節操控,能夠便捷統一地監管諸多傳感器實際參數,及早發現配電室監控系統中安全隱患,開展智能報警,確保配電室的穩定運行。
每一個配電室裝有一臺HT500智能配電室輔助監控裝置,裝設在標準機關上,位于高壓開關柜、DC屏或自動化技術終端設備旁。配電室綜合視頻監控系統具備方便快捷的工業觸摸屏,能夠顯示配電室設備的運行情況,實時監控配電室的環境信息參數,如視頻、溫度、環境濕度、滲水/水浸、水位線、有害物質、電氣設備主要參數等。同時提供常見故障、報警等信息,為維護工作人員提供專業的數據服務。
四、技術方案
從技術上考慮,智能化高壓配電室改造綜合動力環境監控系統主要包括物理設備和控制軟件兩個方面。
1.物理設備
傳感器:采集環境信息,如溫度、濕度、噪音、煙霧等。
通訊設備:將采集的數據傳輸至監測中心或其它指定接收設備。
自動控制設備:當監測出來問題時,可以通過該設備進行自動化操作以減少損失并保證運行安全性。
2.軟件系統
監測算法:對采集的環境信息進行分析并據此進行實時故障報告,可以使人們更快速地進行響應操作。
數據記錄與處理:在數據采集階段,因為客觀和主觀原因造成了信息的缺失,確保數據完整性、長期穩定和科學。
自適應調節:當數據超出原有范圍時,監測中心會利用內部計算來計算并執行相關調整,幫助判定問題是否來源于偶然因素或永久性問題。
五、智能化高壓配電室改造綜合動力環境監控系統使用效果
1)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以往某個區域發生故障停電,運維人員在處理復電時需要人工查閱多張藍圖,工作量大,耗時長。采用了該系統后,運維人員僅需在控制室甚至在辦公電腦的顯示屏上查看自動生成的低壓線路電氣拓撲圖即可,極大地降低了人工消耗。同時,采用智能配電房系統可以做到“不壞不修”,對故障實現了從被動接受向主動監測、提前預警的轉變,運維更安全和高效,實時監控少人值守,故障可查且有據可依,從而降低成本,杜絕過大的資源消耗。
2)提效增質,優化管理效益。智能配電房系統通過采集配電房的溫度、濕度等參數并進行處理,將配電房內各項技術指標控制在合格范圍內。系統能主動分析站點情況,預判設備故障,同時發出警報;支持手機、電腦端在線運維,無需人員現場實時檢查、值守,十分方便。采用該智能配電系統后,配電房運行穩定可靠,降低了環境、電力、人為等因素的干擾,減少了故障,電力傳輸更加穩定。該系統實現了資產和運維管理的數字化、規范化、精細化,實現了對設備的全壽命周期管理,提高了供電可靠性。
審核編輯 黃宇
-
監控系統
+關注
關注
21文章
3940瀏覽量
176835 -
配電室
+關注
關注
0文章
277瀏覽量
9182 -
動力環境
+關注
關注
0文章
9瀏覽量
79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