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歐洲聯盟升級第13輪對俄羅斯制裁,共約有200個實體與個人受影響。歐洲委員會的制裁計劃草案中提到四家來自廣州、深圳與香港地區的中國企業,如廣州歐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比廣貿易有限公司、深圳市億路發科技有限公司、 RG Solutions Limited,涉足貿易與芯片等領域。
這些被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將面臨貿易限制,緣由在于它們涉嫌為俄羅斯提供生產武器及在俄烏沖突中的終端渠道的設備,尤其留意電子產品和微芯片。
外,歐委會還在此次制裁中新增無人機相關條目,將關鍵零部件供應,如變壓器、整流器等電子零件加入禁令列表,同時還包括可以用于軍事用途的鋁制電容器。
據歐盟執行委員會數據顯示,目前對俄羅斯的制裁覆蓋61%歐盟自俄國進口總額,以及58%歐盟對俄出口總額(以上數據源于2021年戰前水平)。由此可見,歐盟自俄羅斯進口額同比下滑69%,從2021年的1640億歐元降至去年的510億歐元;而對俄出口額亦下降57%,從2021年的890億歐元降至今年的380億歐元。
另一方面,預計到2023年年中,歐盟對俄出口的軍民兩用產品和技術將較戰前銳減80%,軍事物資幾乎絕跡,僅剩少量醫療用品,去年第四季度此類出口總額不足百萬歐元。
最值得注意的是,回溯去年5月,歐委會宣布對包括七家中國公司在內的企業進行制裁的決定,理由為它們向俄羅斯銷售可用于支持戰爭的微電子產品。
-
電子產品
+關注
關注
6文章
1175瀏覽量
58490 -
電容器
+關注
關注
64文章
6254瀏覽量
100229 -
微芯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61瀏覽量
136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