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躺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一文讀懂車載MCU

jf_EksNQtU6 ? 來源:馭勢資本 ? 2024-01-17 09:19 ? 次閱讀

01MCU行業概覽

1.1.定義:何為MCU?

MCU是芯片級的微型計算機,其在生活中無處不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即主控芯片,又稱微控制器單片機,是一種集成了CPU、存儲器(ROM/RAM)、數據轉換器(A/D、D/A)、輸入/輸出接口(I/O)以及計時器等多種功能模塊的、微型的、芯片級的計算機。相比大眾所熟知的PC處理器,MCU適度縮減了CPU的規格與頻率,從而滿足各類計算控制設備對空間、功耗、實時性等方面的苛刻要求,因此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控制等搭載嵌入式系統的場景。MCU在我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從日常使用的手機、冰箱,汽車,到高精尖的醫療設備、光伏逆變器和航空航天領域,均有MCU的身影,是現代數字經濟不可或缺的大腦和運算中樞。

圖 1 MCU芯片的基本構成單元

e754738e-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圖 2 恩智浦DEVKIT-S12 16位車規級MCU

e76b4ae6-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1.2.MCU的工作原理:銜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

MCU是連接真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橋梁。MCU通常配備了各類輸入/輸出口接口,可與傳感器進行連接,真實世界中的溫度、光線、壓力、電壓等物理量可以透過傳感器轉換為電信號,經由信號放大器的擴大,通過模數轉換器ADC)將模擬信號離散化為計算機能夠識別的二進制數字信號,傳遞給MCU進行算法運算和邏輯決策,生成控制信號,該控制信號再經由數模轉換器DAC)轉換為模擬信號,經由功率驅動器的放大傳輸到外界的執行設備,從而實現對電機、開關、閥門等功能的控制。因此,MCU是銜接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進行交互的運算中樞,也是電子產品智能化、智慧化的核心。

圖 3 MCU的信號鏈示意圖

e789249e-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圖 4 汽車ECU單元中的MCU示例

e7a01c26-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1.3.MCU發展歷程:性能不斷攀升,指令集架構百花齊放

MCU已有超過50年的歷史,高性能、低功耗和指令集架構的變遷是行業發展的主軸。MCU的發展歷程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英特爾推出4位微處理器Intel 4004,自此嵌入式計算時代正式開啟,此后MCU按照分別歷經了從4位、8位、16位到32位乃至64位的迭代更新,性能得到不斷增強。MCU的內核架構也從起初的Intel 8051逐漸拓展到各家自主內核架構(如微芯的PIC和瑞薩的RX),以及MIPS、PowerPC、ARMRISC指令集,2004年ARM Cortex M3處理器核的成功發布標志著MCU進入32位時代,ARM逐漸成為MCU的主流架構。而2010年以來逐漸興起的開源指令集RISC-V因為其開源、免費、高度可定制等特性也逐漸受到國內外芯片設計廠商的熱捧,隨著近年來AIoT、智能駕駛和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蓬勃發展,嵌入式領域對MCU定制化、模塊化的需求不斷升高,RISC-V有望對ARM的在MCU領域的領先地位發起挑戰。

圖 5 MCU行業的發展歷程和重要里程碑

e7b40f42-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02MCU產業鏈解析

MCU產業鏈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全球生態系統。MCU產業鏈涉及環節眾多,包括IP授權、芯片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分銷等眾多環節,呈現高度全球分工化的特點。MCU中游為芯片設計原廠,主要由美、歐、日芯片巨頭所把控,中國企業當前市場份額較小但正在奮起直追;上游可分為芯片設計、材料及設備、晶圓代工及封測三大領域,其中:芯片設計所需的EDA軟件和IP核主要由英、美企業提供;半導體材料和設備主要由美歐日企業主導;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工廠則主要分布在東亞和東南亞,國產化率相對較高,但制造環節有向歐美回流的態勢。下游主要由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和消費電子三大市場構成,由于MCU產品較為復雜,種類繁多,下游客戶較為分散,因此MCU產品的銷售主要通過經銷商模式向下游終端客戶分銷。

2.1.上游:寡頭壟斷市場,整體議價能力較強

(1)MCU產業鏈上游主要可分為芯片設計及IP、材料及設備、晶圓代工及封測三大領域,上游領域整體呈現技術密集和寡頭壟斷的特征,整體議價能力較強。芯片設計及IP供應商主要是EDA軟件和 IP核授權商,是芯片設計的底層基礎,主要由歐美企業壟斷。EDA軟件是芯片設計的核心工具,其主要由新思科技(美國)、楷登電子(美國)和西門子EDA(德國)三家壟斷全球近80%的市場份額,國內方面華大九天、華為等企業也在該領域積極布局。CPU IP核決定了MCU芯片的底層架構和計算機指令規范,這一領域主要由英國的ARM公司主導,全球超過50%的MCU基于 ARM 的內核架構設計;絕大多數8位MCU則基于Intel 8051設計;以 RISC-V為代表的開源指令集由于其免費、靈活、指令集簡潔等優勢,近年增長迅猛,有望對ARM的地位形成一定挑戰。

圖 7 2022年全球IP授權收入市占構成(%)

e8008520-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圖 8 2022年全球IP版稅收入市占構成(%)

e81ef2da-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2)材料及設備供應商主要提供芯片制造環節所需的材料和設備,主要適用于采用IDM模式的MCU廠商,主要被美日荷巨頭主導。半導體材料主要包括硅片、光刻膠、電子特氣、濺射靶材、拋光材料等,主要由美日企業主導。半導體設備主要包括光刻機、刻蝕機、清洗設備、封測設備等,其中光刻機主要是由ASML(荷蘭)壟斷超全球80%的市場,日本的佳能和尼康則分食剩余的市場份額。刻蝕、拋光、清洗等設備則主要由Applied Materials(美國)、LAM Research(美國)、東京電子(日本)等美日巨頭主導。

(3)晶圓代工及封測廠主要提供芯片的制造和封測環節,對于采用Fabless模式的MCU廠商至關重要。其中:晶圓代工廠主要負責芯片制造,2023Q2的CR6為臺積電(56.4%)、三星(11.7%)、格芯(6.7%)、聯電(6.6%)、中芯國際(5.6%)、華虹集團(3.0%),CR6合計市場份額為90%,行業集中度較高,上游議價能力較強。封測廠主要負責將代工廠生產的成品晶圓封裝成最終的成品器件,并進行可靠性的測試,這一環節相對于晶圓代工門檻相對更低,國產化率更高,除了美國的安靠(Amkor)外,主要集中于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

表 1 2023Q2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和市場份額排名(百萬美元)

e837e1d2-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2.2.中游:美歐日芯片巨頭主導,國產替代空間廣闊

(1)MCU產業鏈的中游主要是MCU原廠,按照商業模式可分為 IDM和Fabless模式,前者主要以外資大廠為主,國內企業則多采用Fabless模式,更依賴晶圓代工廠支持。全球MCU原廠以美歐日芯片巨頭為主,CR6高達83.4%。2022年全球MCU市場主要由美歐日芯片巨頭主導,Omdia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前六大 MCU 廠商(意法半導體、瑞薩電子、恩智浦、微芯科技、英飛凌德州儀器)市場占有率高達 83.4%。與之相對,2021年國內 MCU(含消費級)市場85%被外資把持(2019年為94%),MCU總國產化率不足15%,且多集中于消費級產品;而作為最大下游市場的車規級MCU國產化率則不足5%,仍有極大國產替代空間。

圖 9 2022年全球MCU市場競爭格局,CR6雄踞83.4%

e84df06c-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2)MCU廠商依據是否自建晶圓生產線或者封裝測試生產線分為 IDM模式和Fabless模式,外資大廠均采用IDM模式,國內 MCU 企業則以Fabless為主。IDM模式又稱全棧模式,即企業將產業鏈垂直整合,從MCU的設計、制造、封裝測試到銷售都一手包辦。該模式對企業的技術能力、資金實力、管理組織水平以及市場影響力等方面都有極高的要求,上述外資MCU龍頭均采用IDM模式,但部分90nm以上較高制程MCU受原廠產能限制一般也會外包給臺積電等專業代工廠。Fabless模式即無晶圓廠模式,與IDM不同,Fabless下原廠僅專注于MCU的研發、設計和銷售,而將重資產的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環節外包給臺積電、日月光等專業的代工和封測廠商。Fabless模式下,企業無需大規模的資本開支,資金門檻和運營風險也相對較低,因此全球絕大部分MCU企業采用Fabless模式,國內僅士蘭微、華大半導體以及臺灣的新唐科技采用IDM模式。

圖 10 IDM模式下MCU廠商運作流程和優勢分析

e863eb74-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圖 11 MCU廠商Fabless模式下的采購及生產流程

e87ebd32-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2.3.下游:汽車電子為最大下游市場,國內集中在消費電子

(1)MCU的下游應用極為廣泛,主要覆蓋汽車電子、工業控制、消費電子、計算與存儲、網絡通信六大下游市場,從全球來看,MCU下游市場中汽車電子占比最高。根據IC Insights,汽車電子為全球MCU最大下游市場,2021年市場份額占比達39%,且呈現逐年升高的態勢,這與新能源汽車革命對汽車電子的需求和性能要求的提高密不可分。2020年以來的汽車“缺芯”也一定程度推高了MCU的ASP;其次為工業控制類應用,占據全球25%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占比相對穩定,工業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的發展是其主要驅動力。剩下的36%依次是計算與存儲(14%),消費電子(14%)以及網絡通信(8%)。

圖 12 2019-2021全球MCU下游應用市場規模構成

e89d2df8-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2)從國內市場來看,MCU下游市場主要集中在消費電子領域。根據IC Insights,2020年國內MCU市場最大下游應用是消費電子,占比26%,而汽車電子僅占16%。國內下游構成和全球相比差別較大,這主要是由于 1)我國為世界工廠,PC、手機、IoT、家用電器等消費電子組裝和制造環節高度集中,因此國內消費電子相關的MCU需求量相對占比更高;2)汽車電子MCU約95%的市場份額由美歐日IDM芯片巨頭把持,下游的整車品牌也常年由發達國家主導,因此國內車規MCU自給率一直以來較低,本土 MCU 企業較難打入。但步入新能源汽車時代,國產電動車品牌強勢崛起,多家國內MCU企業紛紛布局車規業務,疊加2020-2022汽車電子缺芯所帶來的機會窗口,國內車規MCU的市場規模占比有望逐步獲得提高。

圖 13 2020全球MCU應用領域占比:汽車電子最高

e8b2deaa-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圖 14 2020中國MCU應用領域占比:消費電子最高

e8c629c4-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03汽車電子

3.1.車規MCU是汽車電子的核心部件

MCU是汽車電子不可或缺的核心元器件。車規級芯片按功能主要可分為主控芯片(MCU/SoC),功率芯片(IGBT),傳感器芯片(CIS)和存儲芯片(Memory)四大類,車規芯片廣泛應用于汽車的動力系統、智能座艙及自動駕駛系統。在汽車電子中,小到車窗和座椅調節,大至動力總成,車身控制,電池電機控制,整車熱管理系統,均有MCU的參與。

3.2.新能源汽車是全球MCU市場主要驅動力

(1)汽車電子是MCU第一大下游市場。根據前文圖23所示數據,在MCU的下游應用領域中,汽車電子占比最大,2021年市場規模約為86億美元,市場份額達 39%,且呈現逐年升高態勢,是 MCU第一大下游市場和主要驅動力。隨著近年新能源汽車蓬勃發展,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的趨勢使得汽車產業對電子元器件的需求水漲船高,提高了汽車電子在新能源整車制造中的成本比重,因而帶動了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的價值量比重近年來不斷提高。根據中商情報網預測,預計到2030年,汽車電子將占整車制造成本的近50%。

圖 16 2000-2030E汽車電子占整車制造成本比重

e91171d6-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2)汽車“三化”革命重塑整車產業鏈,MCU迎來新機遇。在碳中和和汽車“三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各個主要國家均已對燃油車的禁售時間表做出了承諾,電動車對燃油車的替代已不可逆轉。新能源車帶來的對汽車能源體系的革命,已經顛覆和重塑了燃油車的整車供應鏈,傳統燃油車時代的“三大件”(發動機、底盤、變速箱)如今已逐漸被高度電氣化的電池、電機和電控系統所取代,而MCU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元器件,也有望在汽車智能化趨勢的大背景下獲得價值重估。

圖 17各個國家燃油車禁售時間表

e91ed7fe-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3)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給車規MCU帶來強勁驅動力。根據中汽協,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5.8萬輛和688.7 萬輛,同比增長 96.9%和 93.4%,產銷量已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2023年7月,我國新能源車市場滲透率達35.7%(同比提升11.2pct),未來替代空間仍非常廣闊。根據中國市場協會,傳統普通燃油車攜帶ECU(由MCU、存儲器、傳感器、輸入/輸出接口等集成電路組成的電子控制單元)約為70個,豪華燃油車ECU 約為150個,而智能汽車由于智能座艙和高級別輔助駕駛等高算力需求,其攜帶ECU數量會激增至約300個,為普通燃油車4.3倍,而每個ECU單元里至少需要使用一顆MCU芯片。因此,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加深,MCU的需求量也隨之增多,這也佐證了汽車電子在全球MCU下游構成占比逐年升高至近40%的原因。

圖 18 2013-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以及增長率

e92f9a12-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圖 19智能車ECU搭載數量是傳統燃油車的4.3倍

e9460bbc-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3.3.車規MCU認證標準嚴苛,進入壁壘較高

(1)車規級芯片工藝標準嚴苛,質量要求極高。汽車芯片工作環境復雜,一旦失靈就意味著嚴重后果,因此車規MCU對于安全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與消費和工業級MCU相比,車規級芯片工作環境復雜多變,具有高振動、多粉塵、多電磁干擾、溫度范圍廣等特點,對溫度耐受性要求一般在-40-155℃,同時還要具備耐振動沖擊、高低溫交變、防水、防曬、抗干擾能力。同時,由于汽車生命周期較長,產品工作壽命要求為15-20年,供貨周期要求也在 15年以上,因而對產品不良率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極為嚴苛的標準。

表 2車規芯片與消費級和工業級芯片要求對比

e962f024-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2)車規芯片認證的標準嚴格,流程漫長,門檻較高,但產品生命周期也較長。汽車芯片在進入整車供應鏈前,須同時滿足AEC-Q100、IATF16949和ISO26262的三大車規標準:在設計階段,必須嚴格遵循ISO26262的功能安全標準;在流片和封裝階段,AECQ和IATF16949則是必須滿足的標準;而在測試階段,需遵循AEC-Q100/Q104進行測試。

圖 20車規芯片認證體系

e972c7d8-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3)由于車規MCU廠商多采用Fabless模式,因此主要適用于 AEC-Q系列和ISO26262兩項認證。其中:AEC-Q系列主要對元器件進行可靠性測試,涵蓋Grade 0至3四個等級,其中Grade 0 級的工作溫度范圍達到了-40至150度,是進入汽車前裝市場的準入“門票”。ISO26262標準覆蓋了從概念設計、產品開發、批量生產到報廢的全生命周期所需的失效防治技術和管理流程,以確保芯片符合汽車安全完整性等級(ASIL)。根據危險事件嚴重度、暴露率和可控性等指標,ASIL被分為A到D四等,其中ASIL-D為最高等級,對功能安全要求最為嚴格,QM則表示不具有功能安全風險。綜上,車規級芯片認證過程困難重重,周期較長,從流片到量產出貨,往往需要2到3年的時間。然而一旦成功打入整車供應鏈,就能享受至少10年以上的供貨周期,從而和下游車廠建立深度綁定。

表 3車規芯片三大認證體系

e98a2cca-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04消費電子

4.1.消費電子為我國MCU市場第一大下游應用

(1)消費電子是國內MCU第一大下游市場,應用領域極為廣泛。我國作為全球消費電子產業大國,PC、手機、家電、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的制造和組裝環節高度集中,對于消費級MCU的需求量較大,因此消費電子目前仍為國內MCU最大的下游市場。消費級MCU憑借其低功耗、高性價比,低延時等優勢,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可穿戴設備等應用場景。

表 4 MCU在消費電子領域的作用示例

e9b2236a-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2)消費級MCU需求持續增長,有望成為百億級市場。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我國消費電子產業對MCU的需求規模自2015年以來一直呈現穩步上升態勢。隨著5G的普及,AI和IoT等新興技術的賦能,消費電子產品智能化和網聯化程度將不斷提高,從而帶動消費級MCU蓬勃發展,預計到2026年,我國消費電子MCU需求規模將有望達97億元。

圖 21 2015-2026E 中國消費電子 MCU 需求規模及預測(億元)

e9d38b5e-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4.2.萬物互聯時代,MCU是IoT實現智能化操作的核心

(1)MCU是IoT實現智能化操作的核心元器件。IoT(Internet of Things)即物聯網,是一種技術概念,其核心是指將物理世界中的各類設備(如家電、汽車等)連接到互聯網,以實現數據的采集、交換、通信、運算和遠程控制,從而實現設備的互聯互通和智能化應用。IoT技術的實現在硬件層面主要依賴傳感器(感知層)、無線通訊模組(網絡層)和MCU(應用層)三大核心模塊所構成的嵌入式系統,其中MCU作為嵌入式系統的“大腦”,主要負責對傳感器輸入的溫度、距離等數據進行采集分析、邏輯運算,并最終達成各類控制功能的實現,因此MCU是IoT實現智能化操作的核心元器件。

表 5 MCU在物聯網中的應用

e9e16a1c-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2)全球IoT市場空間廣闊,設備連接數量不斷增加,有望帶動 MCU 需求上升。根據Statista,2022年全球IoT市場規模約為 9700 億美元,同比增長 25.4%,預計2028 年有望突破2萬億美元,未來5年CAGR 達13.6%。從設備連接數量來看,2022年全球IoT設備連接數約為131億臺,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接近300億臺,未來5年CAGR達9.0%。我們認為隨著5G網絡的普及、AI 技術的賦能以及萬物互聯需求的催化,消費電子產品智能化、網聯化、集成化的趨勢愈加明確,而MCU作為實現數據采集分析、遠程智能控制、互聯通信和執行輸出的重要硬件,其需求量和價值量都有望得到顯著帶動。

圖 22 2019-2030E全球IoT設備連接數(十億臺)

e9ff0a72-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4.3.智能家居增長空間廣闊,為MCU產業注入新動能

(1)智能家居有望顛覆傳統白電產業,是IoT在消費電子領域的主要驅動力。智能家居(Smart Home)是指將家中常用的各類設備,如照明、音響、冰箱、彩電等硬件,通過嵌入式的IoT系統連接網絡,以實現家居設備的互聯互通、自動控制、遠程控制、語音控制等智能化操作,從而提高人們居住舒適度、便捷度的一種智能硬件解決方案。與傳統家電相比,智能家居智能化、網聯化、集成化特點顯著,其融合了IoT、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傳統產品有著顛覆性的功能和體驗,因此其對處理器芯片、傳感器芯片、通信連接芯片的性能和數量需求有著顯著的提升,這意味著 MCU所承載的功能愈加復雜,所需的外設接口更加豐富,主頻、Flash、RAM等性能規格的要求也將不斷提高。

(2)MCU在智能家居設備中應用廣泛,帶動消費級MCU需求提升。MCU智能家居設備中主要運用于諸如電容式觸摸感應接口、觸摸屏接口、攝像頭接口、不同模擬傳感器輸入檢測USB接口以及電池充電與監控等眾多功能的實現,可廣泛適用于智能家居的各類場景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和AI等技術的推動,智能家居的滲透率有望持續提升,從而驅動消費級MCU需求和價值量隨之提升。

表 6 MCU在不同智能家居設備中的應用和典型產品示例

ea420b60-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3)我國智能家居滲透率尚不足20%,對比歐美發達國家30%以上的滲透率仍有較大追趕空間。從國家來看,Statista統計 2022 年全球智能家居滲透率在30%以上的國家主要以歐美發達國家為主,中國智能家居滲透率尚不足20%,東南亞只有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超10%,非洲各國滲透率均低于10%,非歐美國家總體仍有較大的追趕空間。我們認為隨著未來智能家居的體驗不斷升級,消費者對萬物互聯的需求不斷提高,疊加米家、華為等科技廠商在IoT和智能家居領域的積極布局和用戶培育,我國智能家居滲透率將有望持續提高,從而不斷為消費級MCU注入新的驅動力。

圖 24 2022年全球各國智能家居滲透率對比(>10%)

ea66cab8-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05工業控制

5.1.工業4.0時代,工業控制和自動化市場前景廣闊

工業4.0時代,工業自動化市場增長空間廣闊。工業4.0是 2013 年由德國首先提出,其本質是將計算機、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融入傳統制造業,將制造業從生產要素驅動向數據驅動、智能化、高度自動化的方向轉型,被稱為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工業自動化是工業4.0的核心,其本質是指機器設備或生產過程在無人工干預前提下,按預期目標實現測量、操縱等信息處理和過程控制的統稱,是涉及機械、微電子、計算機、機器視覺等領域的一門綜合性技術。根據Statista,2022年全球工控及自動化市場規模達2343 億美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3396億美元,未來 4 年CAGR達9.7%。隨著我國人口紅利趨緩、勞動力成本上升,老齡化程度提高,工業自動化已成為我國在制造業重點發力的領域,也是我國實現制造業轉型和升級的重要手段。根據中國工控網,2021年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達2530億元,預計2023 年我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將增長至3115億元,增速高于全球,未來前景廣闊。

圖 25 2020-2026E全球工控和自動化市場規模(億美元)

ea8110a8-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圖 26 2017-2023E中國工業自動化市場規模(億元)

ea968c76-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5.2.MCU是實現工業自動化的核心部件

(1)工業控制系統的三大支柱是PLC控制器、儀表和電機/變頻器,MCU是其中的核心。一個典型的工業控制系統通常由監視層、控制層和現場層三大架構組成,其中:1)監視層主要由ERP 軟件、報警系統和數據存儲系統構成,負責監視生產過程,對設備、數據進行實時監測,從而確保生產穩定性和安全性;2)控制層主要由PLC控制器、DCS控制系統、通信設備和控制軟件組成,負責將監視層的指令轉化為實際的參數調整、設備啟停等控制操作;3)現場層主要由傳感器、儀表、電機/變頻器構成,負責接收控制層發來的指令并實際執行工業過程,實時監測參數并將數據傳遞給控制層和監視層,確保工控系統的穩定運行。在工控系統中,位于控制層的PLC控制器、現場層的電機/變頻器通常被認為是三大核心支柱,決定著工控系統的整體性能,而MCU作為這些設備的核心控制器,可用于處理各類信號的輸入輸出、讀取和分析各類參數,控制電機轉速和功率等,是實現工業控制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關鍵部件之一。

圖 27典型工業控制系統的架構組成

eaac0d08-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2)全球PLC市場穩步增長,國產替代大有可為。根據億渡數據,202 年全球PLC市場規模為112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有望達到131億美元,未來四年CAGR約為3.37%。2021年中國 PLC 市場規模約為154億元,預計2026年有望達到193億元,未來4 年CAGR達4.65%,高于全球增速。從市場份額來看,當前我國 PLC市場仍由國外龍頭企業主導,西門子、三菱、歐姆龍、羅克韋爾總共占據70%的市場份額,臺達、匯川技術、信捷電氣等國產 PLC 企業盡管仍有差距,但在小型 PLC市場已逐漸展現競爭力,隨著未來國產PLC企業市占率逐漸升高,有望加快國產MCU/嵌入式 CPU 企業在工控領域的導入。

圖 28 2017-2026E中國PLC市場規模及預測(億元)

eacde81a-b459-11ee-8b88-92fbcf53809c.png

來源:馭勢資本

審核編輯:湯梓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微控制器
    +關注

    關注

    48

    文章

    7651

    瀏覽量

    152115
  • 單片機
    +關注

    關注

    6043

    文章

    44621

    瀏覽量

    638572
  • mcu
    mcu
    +關注

    關注

    146

    文章

    17322

    瀏覽量

    352651
  • 計算機
    +關注

    關注

    19

    文章

    7536

    瀏覽量

    88643

原文標題:一文讀懂車載MCU

文章出處:【微信號:談思實驗室,微信公眾號:談思實驗室】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讀懂接口模塊的組合應用有哪些?

    讀懂接口模塊的組合應用有哪些?
    發表于 05-17 07:15

    讀懂如何去優化AC耦合電容?

    讀懂如何去優化AC耦合電容?
    發表于 06-08 07:04

    讀懂什么是NEC協議

    讀懂什么是NEC協議?
    發表于 10-15 09:22

    讀懂MCU

    針對MCU畫了張腦圖,可用來了解MCU概念,芯片分類,操作系統,以及供應商
    發表于 11-01 07:22

    讀懂中斷方式和輪詢操作有什么區別嗎

    讀懂中斷方式和輪詢操作有什么區別嗎?
    發表于 12-10 06:00

    讀懂傳感器的原理與結構

    讀懂傳感器傳感器在原理與結構上千差萬別,如何根據具體的測量目的、測量對象以及測量環境合理地選用傳感器,是在進行某個量的測量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當傳感器確定之后,與之相配套的測量方法和測量設備也就
    發表于 01-13 07:08

    讀懂車載攝像頭產業鏈

    車載攝像頭的快速成長將帶動產業鏈中其他環節的直接受益,攝像頭主要組成部分是鏡頭、CMOS傳感器、DSP、模組組裝及其他部件。帶你讀懂車載
    發表于 11-22 15:41 ?29次下載

    讀懂NB-IoT 的現狀、挑戰和前景

    讀懂 NB-IoT 的現狀、挑戰和前景
    的頭像 發表于 02-28 15:42 ?6456次閱讀

    讀懂MCU的特點、功能及如何編寫

    讀懂MCU的特點、功能及如何編寫
    發表于 12-05 09:51 ?24次下載
    <b class='flag-5'>一</b><b class='flag-5'>文</b><b class='flag-5'>讀懂</b><b class='flag-5'>MCU</b>的特點、功能及如何編寫

    讀懂,什么是BLE?

    讀懂,什么是BLE?
    的頭像 發表于 11-27 17:11 ?2512次閱讀
    <b class='flag-5'>一</b><b class='flag-5'>文</b><b class='flag-5'>讀懂</b>,什么是BLE?

    讀懂車規級AEC-Q認證

    讀懂車規級AEC-Q認證
    的頭像 發表于 12-04 16:45 ?1015次閱讀

    讀懂微力扭轉試驗機的優勢

    讀懂微力扭轉試驗機的優勢
    的頭像 發表于 11-30 09:08 ?626次閱讀
    <b class='flag-5'>一</b><b class='flag-5'>文</b><b class='flag-5'>讀懂</b>微力扭轉試驗機的優勢

    讀懂新能源汽車的功能安全

    電子發燒友網站提供《讀懂新能源汽車的功能安全.pdf》資料免費下載
    發表于 09-04 09:22 ?3次下載

    讀懂MSA(測量系統分析)

    讀懂MSA(測量系統分析)
    的頭像 發表于 11-01 11:08 ?1104次閱讀
    <b class='flag-5'>一</b><b class='flag-5'>文</b><b class='flag-5'>讀懂</b>MSA(測量系統分析)

    讀懂單燈控制器工作原理

    讀懂單燈控制器工作原理
    的頭像 發表于 11-11 13:13 ?395次閱讀
    <b class='flag-5'>一</b><b class='flag-5'>文</b><b class='flag-5'>讀懂</b>單燈控制器工作原理
    龙虎斗游戏| 博湖县| 大发888备用网| 太阳城娱乐管理网| 大发888新澳博| 大发888 加速器| 德州扑克学校| 香港六合彩开| 88娱乐城开户| 惠东县| 百家乐官网分路单析器| 百家乐官网现场投注平台| 百家乐官网开户百家乐官网技巧 | 百家乐官网包赢技巧| 百家乐官网庄闲作千| 百家乐官网西园二手房| 回力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正规百家乐官网平注法口诀| 百家乐网址讯博网| 百家乐新注册送彩金| 老虎机的规律| 足球心水论坛| 百家乐跟路技巧| 天津太阳城橙翠园| 博彩e天上人间| 百家乐官网上分器定位器| 送彩金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大发888国际娱乐平台| 永胜县| 怎样玩百家乐官网才能| 百家乐庄和闲的赌法| 威尼斯人娱乐城平台打不开| 战神国际娱乐| 网络百家乐官网真人游戏| 成都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网址皇冠现金网| 免费百家乐官网统计| 宝马会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澳博国际娱乐| 番禺百家乐官网电器店| 百家乐技巧头头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