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襯底上的高度規模化 GaN 互補技術
本文報道了GaN互補技術(CT)在硅襯底上的擴展到
突破了電路級應用的性能極限。高度縮放的自對準(SA)p溝道FinFET(鰭寬度為20 nm)實現了?300 mA/mm的ID,最大值和27Ω·mm的RON,創下了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MOCVD)生長的III族氮化物p-FET的記錄。
高密度鈮酸鋰光子集成電路
在這里,我們證明了類金剛石碳(DLC)是制造基于鐵電體的光子集成電路的優越材料,特別是LiNbO3。使用DLC作為硬掩模,我們展示了深蝕刻、緊密限制、低損耗波導的制造,損耗低至4dB/m。與廣泛使用的脊形波導相比,這種方法受益于一個數量級以上的更高面積集成密度,同時保持高效的電光調制、低損耗,并為高效的光纖接口提供了一種途徑。
碳化硅的新型光子應用
碳化硅(SiC)因其獨特的光子特性而在新型光子應用中迅速崛起,這得益于納米技術的進步,如納米制造和納米膜轉移。本文將首先介紹碳化硅的特殊光學性質。然后,討論了一種關鍵結構,即絕緣體上碳化硅疊層(SiCOI),它為高質量因數和低體積光學腔中的緊密光約束和強光SiC相互作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稀有氣體對二氧化硅薄膜ACL蝕刻選擇性的影響
在本研究中,我們研究了在具有低頻(2MHz)偏置源的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系統中,四氟甲烷/全氟環丁烷/Ar/He氣體混合物中的Ar/He混合比對等離子體參數、SiO2蝕刻動力學和相對于非晶碳層(ACL)掩模的蝕刻選擇性的影響。研究發現,主要載氣的類型確實通過離子通量和CFx/F比的變化來影響輸出工藝特性,從而決定等離子體聚合能力。特別是,富氦等離子體在ACL掩模的表面處理和SiO2/ACL蝕刻選擇性方面表現出更好的性能。
關鍵詞:互補、FinFET、氮化鎵、GaN-on-Si、n-FET、p通道場效應晶體管(p-FET)、縮放、自對準(SA)、晶體管、碳化硅、綜合光子學、非晶碳層、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蝕刻、離子輔助蝕刻、低頻偏置功率、鈮酸鋰、光子集成電路
審核編輯 黃宇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92文章
11623瀏覽量
363186 -
碳化硅
+關注
關注
25文章
2826瀏覽量
49274 -
ACL
+關注
關注
0文章
61瀏覽量
120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