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一個客戶的問題,說用探頭測量一個晶振出來的 25MHz 的時鐘信號,分別用三種探頭測量,測試出來的幅度值有明顯差異,使用無源探頭 N2873A 和 1131A 測試的幅度基本一致,大概是 3.3V,但用 1169A 測試的結果偏小,幅度在 2.8V 左右,“為什么 1169A 探頭上標注的最大電壓 30V 卻測不出來 3.3V 的信號呢” “為什么 1169A 測試出來的幅度不準呢?”
從客戶發(fā)過來的波形來看,客戶測量的是一個幅度為 3.3V 單端信號,三種探頭無源單端探頭測試這個信號完全沒有問題,實際上 1131A 的動態(tài)范圍是 5V,1169A 動態(tài)范圍 是 3.3V,探頭主體上標注的 30V 是探頭最大能承受的損壞電壓而不是準確測量范圍,這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那么對于幅度測“不準”呢?
先來看一下 1130A探頭 和 1169A 的指標:
示波器探頭-為測量差分和單端信號提供大共模范圍和寬偏置范圍
我們來理解一下這個動態(tài)范圍是什么意思,這實際上指的是探頭的有效輸入電壓范圍,探頭放大器的動態(tài)范圍受限于放大器的線性范圍,如果在放大器電路輸入電壓的操作 點已經(jīng)超過其線性區(qū)域,放大器將出現(xiàn)增益壓縮或飽和等問題,反映在測量波形上來說就 是波形被削波了,測量的幅度偏小了。
通常來說差分探頭是用來測試差分信號,可以提供 一個非常好的共模抑制比,但帶寬越寬通常動態(tài)范圍就越小,比如 1168A 的 10G 的探頭放大器的動態(tài)范圍 3.3Vpp 要小于 1131A 的 5Vpp。用戶的這個問題是一個很好的測試案例,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問題的原因,以及 觸發(fā)我們探尋正確的測量方法。
對于 1168A 來說,我們注意它的動態(tài)范圍是 3.3V,那為什么不能直接正確測量這個 3.3V 的信號呢?
實際上差分探頭的動態(tài)范圍指的是差分的動態(tài)范圍,如果以無直流差分 信號,也就是差分的共模點(對稱點)為 0 來說,“+”端和“-”端能夠準確測量的范圍到 +1.65V 和-1.65V(實際上 1168A 的可測量范圍要大于此值),但某些差分信號除了差分特性外也有共模電平,比如 TMDS 結構,在末端通過 3.3V 上拉,探頭的共模電壓(<100Hz)達到 6.75V。但對于 0 ~ 3.3Vpp 的單端方波信號,探頭設置為差分模式,探頭“+”端接在信號 端,探頭“-”端接地,差分探頭并不能有效抑制正端的偏置,而幅度已經(jīng)超過了放大器 線性工作的范圍,會出現(xiàn)失真或者說幅度壓縮。
公司目前致力于示波器測試附件配件研發(fā)、生產(chǎn)、銷售,涵蓋產(chǎn)品包含電流探頭、差分探頭、高壓探頭、無源探頭、電源紋波探頭、柔性電流探頭、近場探頭、邏輯探頭、功率探頭和光探頭,電流互感器,射頻測試線纜,探頭附件等。
審核編輯 黃宇
-
高帶寬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瀏覽量
7740 -
探頭
+關注
關注
0文章
1223瀏覽量
41740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