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織物基壓力傳感器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進展,但是導電物質與纖維之間的兼容性差、黏附度弱,易導致在摩擦、洗滌時導電涂層破裂和脫落,使傳感器的導電性下降,破壞其長期穩定性,縮短壽命。
近期,東華大學研究團隊基于碳納米管(CNTs)和雙組分纖維非織造材料制備了低成本且可批量化生產的3D全織物壓阻傳感器。其由多層全織物結構組成,呈現出優異的傳感性能、良好的柔韌性和透氣性,可用于人體生命活動(如脈搏、關節運動等)以及食指彎曲運動的無線監測。在可穿戴電子、健康監測、人機交互等新興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研究人員以聚乙烯(PE)切片和親水性切片(含量為5 wt.%)為鞘層,聚丙烯(PP)切片為芯層,將工業化紡絲成網與熱風粘合技術相結合制備了親水性PP-PE雙組分紡粘非織造材料(PP-PE NWs),再通過浸漬方法和原位熱焊接技術將CNT網絡固定在PP-PE纖維的表面,多層疊加制備出3D全織物壓阻傳感器。PP-PE纖維的芯鞘截面結構經熱風處理后,相鄰纖維間形成了粘合點,呈現出良好的機械性能,滿足可穿戴壓阻傳感器的需求。
研究發現,熱焊接溫度低(120 ℃),CNT難嵌入PP-PE纖維,導致CNT/PP-PE NWs的耐摩擦和耐水洗色牢度差;熱焊接溫度過高(140 ℃),使大部分PE與CNT導電網絡混合,耐摩擦和耐水洗色牢度強,但絕緣性的PE會阻隔CNT網絡的相互連接,導致CNT/PP-PE NWs的電阻明顯增大。因此,130 °C為最佳熱焊接溫度。
研究人員發現當CNT/PP-PE NWs的數量從1增至7時,傳感器的靈敏度明顯提高,透氣性從1382.12 mm/s降低至465.57 mm/s。為了準確獲取人體的生命活動,當設定CNT/PP-PE NWs的層數為5時,傳感器顯示出高靈敏度、良好的透氣性、優異的穩定性。
研究人員將該壓力傳感器固定于人體身體的不同部位,成功獲取了人體生理信號(如脈搏、呼吸頻率和咳嗽)和運動信號(如肌肉收縮和膝關節彎曲)。
該項研究以“Low?Cost, Scalable Fabrication of All?Fabric Piezoresistive Sensors via Binder?Free, In?Situ Welding of Carbon Nanotubes on Bicomponent Nonwovens”為題發表在Advanced Fiber Materials上。
審核編輯:劉清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7瀏覽量
756643 -
碳納米管
+關注
關注
1文章
154瀏覽量
17341 -
壓力傳感器
+關注
關注
35文章
2243瀏覽量
163590 -
可穿戴電子
+關注
關注
0文章
67瀏覽量
13450
原文標題:具有良好柔韌性和透氣性的3D全織物壓阻傳感器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