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電視,在過去幾十年一直承載著家庭娛樂活動的重任,也是獲取資訊的直接渠道,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視機在娛樂與資訊獲取上的屬性被減弱。好在隨著智能化的浪潮來臨,智能電視開始逐步取代傳統的電視,很快成為滲透率最高的智能家居產品。
但廣告多,操作復雜等問題開始成為開機率下降的最大原因。好在隨著廣電總局開展治理電視亂收費與操作復雜等問題,如今已卓有成效。但這顯然會降低電視廠商的營收,廠商想要保住利潤,產品漲價將成為可預見的趨勢。
從簡單到復雜,再到簡單
在智能電視之前,電視是一個操作簡單、方便的信息獲取渠道,只需要按下開關鍵,就能夠收看電視節目。但在智能化后,這一操作反而變得更加復雜。
比如不少智能電視開機啟動的時間長達30秒以上,而這段時間就是用來播放廣告,并且無法跳過。即便進入到了系統頁面,還需要面對復雜的二級界面,經過一定時間的查找,期間還可能會遇到幾段廣告,最終才能觀看到電視節目。
復雜的操作邏輯,加上繁多的廣告,讓智能電視的銷量與開機率一路下滑。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電視銷量只有3634萬臺,創下近十年來的銷量最差。2023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的總銷量為1467萬臺,銷售額為487億元,同比下滑12.2%。
在開機率上,據國內電視廠商數據顯示,電視機的日均開機率由2016年的70%,下降到了2021年的27.7%,智能電視開機率稍好,但也不會好太多。
當然,國內電視市場的低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智能電視本身的因素也占其中重要一部分。盡管在近些年,智能電視的硬件一路升級,但消費體驗卻一路走低,即使廠商紛紛降低終端售價,依然無法挽回頹勢。
甚至為此而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市場萎縮所以電視中的廣告反而越來越多,因為要平衡營收,這就導致市場進一步萎縮。
要知道智能電視可是目前智能家居中滲透率最高的智能家電產品,數據顯示,全國家庭大屏滲透率達到86.8%,其中智能大屏滲透率高達82.8%,而智能電視滲透率達到85.7%,覆蓋3.04億家庭戶。CCData研究預測,2025年中國智能電視滲透率將達到95%以上。
前不久,國家多部門聯合治理智能電視所面臨的問題,讓電視回歸簡單。從收費、復雜操作、廣告、免費內容等多方面入手,更是直接要求電視系統默認設置為“開機進入全屏直播”。目前已經有多家企業進行相應升級,讓電視用戶體驗得到顯著提升。
不過這種升級對于電視廠商而言,顯然會經歷一個陣痛期,廣告收益將大受影響,這或許將會逼迫廠商不得不上調電視售價。但這對于目前不斷下滑的電視銷量而言,是否會雪上加霜呢?
正在上漲的電視價格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廣告收入成為電視廠商營收的重要一環。以樂視為例,其2017年曾公布過自家電視一天的開機廣告收入就高達180萬元。甚至在高峰期,廣告和付費業務收入在樂視整體收入中占比達到四成。
榮耀CEO趙明曾表示,每年每臺智能電視的開機廣告收益為幾十元,若按照10年為一周期來算,再加上千億級以上的電視保有量,將能創造百億級的廣告營收。
也正是看到了巨大的廣告利潤,各家廠商紛紛開啟價格戰。據相關人士透露,以一臺75寸的智能電視為例,其成本大約在2500-3000元,售價在2000-3000元,意味著硬件基本不賺錢,廠商希望通過后續的廣告和附加服務持續收費,這也進一步推動了廣告的泛濫。
從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1月,中國電視市場出貨總量達357萬臺,環比下降4.5%,同比下降13.2%。其中中國電視市場前7大國產主力品牌,即海信、TCL、小米、創維、長虹、康佳、海爾以及其子品牌的出貨總量約為333.5萬臺,同比下降11.9%,環比下降4.2%。
而外資電視品牌日子更不好過,其四大品牌索尼、三星、飛利浦、夏普的出貨量持續下跌,11月出貨總量持續低于20萬臺,同比降幅接近20%,合并市占率不到5%。
電視銷量的下滑,也影響到了上游面板的產能,AVC數據,2023年1月,受全球電視需求低迷的影響,面板廠稼動率進一步下調至60%,并且由于經濟的緩慢復蘇,這一情況并未得到太大的緩解。
據TrendForce數據顯示,今年10月下旬,中小尺寸電視面板價格出現下跌,43寸電視面板均價環比下跌1.5%,至64美元,32寸面板均價環比下跌2.6%,至36美元,11月份,面板下跌幅度將繼續拉大。
但面板價格的下降并未引起智能電視的價格下滑,反而出現持續走高的情況,據AVC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份,全國線下彩電均價為6387元,環比9月上漲7.6%,同比上漲4.5%。線上彩電均價為3283元,環比上漲10.8%。
顯然,隨著廣告收入和付費內容的減少,電視漲價已經正在成為廠商們的選擇。當然,漲價的后果就是銷量繼續下滑,這從11月份的銷售數據就能看出。
歸根結底,目前影響到智能電視銷量的重要因素,除了需要糾正消費者這么多年來對智能電視廣告多的負面印象以外,還需要添加更多的電視內容來吸引消費者,而后者是更重要的。但這一點,僅憑電視廠商一家獨木難支,還需要引入更多的內容合作方才能扭轉局勢。
小結
在廣電總局等多個國家部門的約束下,智能電視終于開始規范了起來,在廣告、操作性、易用性上做出了調整,極大提升了消費者的使用體驗。但隨之而來的是電視價格的上漲,直接導致銷量下滑。如何在后智能電視時代打開局面,還需要廠商的進一步思考。
-
智能電視
+關注
關注
9文章
1388瀏覽量
9582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