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微創手術的發展,內窺鏡產品也在不斷推陳出新,向著“精準化、精細化、復合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為微創診療和精準醫療的普及帶去更多的可能性。
便攜式內窺鏡作為近年來智能化顯著提升的醫療設備之一,相對于傳統的內窺鏡,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易攜帶、無需較大的手術室等特點,能夠方便地進行遠程圖像傳輸和共享,提高了醫療診斷和治療的效率和準確性,已廣泛應用于醫療、教育、科研、安檢等領域。
便攜式內窺鏡通常由鏡頭、燈源、圖像處理等部分組件組成,通過人體的自然孔道或微小的切口進入體內,顯微觀察、監測、拍照、錄像等操作,支持無線連接、高清晰度顯示、語音交互等功能。
便攜式內窺鏡可采用啟揚RK3399核心板實現,基于雙核cortex-A72 和四核cortex-A53 的64位六核處理器,主頻可達1.8GHz,采用 Mali- T864 GPU,支持 4K H265 /264硬解碼,可供實時圖像處理和高清圖像顯示,從而輔助醫生進行病變檢測和診斷。
在圖像顯示方面,核心板支持LVDS、eDP、MIPI、HDMI多種顯示接口,分辨率可達4K,提供了靈活的圖像顯示選擇、高清圖像傳輸能力、顯示設備兼容性;同時,支持H265 /264硬解碼,滿足內窺鏡檢查過程中需要實時傳輸和處理圖像數據的需求,以及基于硬件的視頻解碼,能夠降低CPU的負載,減少功耗,延長設備的電池壽命,保障便攜式內窺鏡能夠長時間穩定工作。
2GB LPDDR4+8GB eMMC存儲配置,可根據需求選配規格。提供了足夠的運行內存和可靠的數據存儲空間,具有較小的物理尺寸和輕量級的優勢,有助于實現便捷式內窺鏡設備的輕量化設計。
支持千兆網口、Wi-Fi、3G/4G網絡通訊方式,提供快速穩定的數據傳輸、便攜性和移動性、遠程觀察和診斷的支持,提升便攜式內窺鏡的靈活性和醫療應用的效果,滿足不同的使用場景和需求。
此外,核心板具備豐富的接口資源,可實現與外部設備的連接、傳感器和模塊的連接、高速的數據傳輸、提供可擴展性和定制性的可能性,滿足了醫生在實際應用中的多樣化需求。
在智能化快速發展的的今天,醫療設備智能化的實現,不僅提高了醫療的便攜性、效率和質量,也為醫療行業帶來了更多的創新和發展,推動醫療技術的進步和醫患關系的改善。
-
內窺鏡
+關注
關注
1文章
80瀏覽量
17989 -
核心板
+關注
關注
5文章
1029瀏覽量
29949 -
RK3399
+關注
關注
2文章
211瀏覽量
250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