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傳播很容易受到干擾,比如我們透過磨砂玻璃或佩戴起霧的眼鏡時,看到的物體都是模糊不清的,光學無線系統傳輸數據的過程也與之類似,一旦受到了干擾或者阻擋,光線所傳輸的信息雖然仍然存在,但也會被扭曲并且極難恢復。
就在最近,一個由多個大學的研究人員組成的國際團隊突破了這一難題,讓光學無線系統的數據傳輸不再有障礙,該研究團隊制造出的新型光子芯片可計算出光的最佳形狀,從而讓光以最佳的效率穿過任何環境,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光子學》雜志上。
該研究團隊開發的是一種小型硅基芯片,其工作原理類似于智能收發器,它們成對工作,可以自動、自主地計算出光束必須具有什么形狀才能以最大效率穿過環境。不僅如此,它們還可以產生許多重疊的光束,讓每個光束都有自己的形狀,并在不相互干擾的情況下引導這些光束,這種方式可以顯著提高傳輸容量,滿足新一代無線系統的需求。
據介紹,該款芯片可以非常快速有效地處理光,處理過程也極其簡單,光束通過簡單的代數運算(本質上是加法和乘法)生成,直接對光信號進行,并通過直接集成在芯片上的微天線進行傳輸。因此,這項技術的能源效率很高,可以說幾乎不消耗能量,并且還擁有超過5000GHz的巨大帶寬。
據悉,這類光學處理器在許多應用場景中至關重要,例如神經形態系統的數學加速器、高性能計算(HPC)、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機和密碼學、高級定位和傳感系統,以及研究機構經常用到的需要高速處理大量數據的系統。
-
數據傳輸
+關注
關注
9文章
1956瀏覽量
64855 -
無線系統
+關注
關注
0文章
290瀏覽量
21615 -
光子芯片
+關注
關注
3文章
99瀏覽量
2447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