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簡介
晶體與晶振在電路設計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對于數字電路,一個穩定的時鐘信號,是系統穩定的前提。
2 晶振與晶體的區別
2.1 晶振與晶體的特性
晶振
晶振的全稱是 有源晶振(振蕩器 ),英文名稱 Oscillator 。其內部自帶諧振電路,通電后即可產生時鐘信號。
注意 : 無源晶體,有源晶振。 這個說法不夠準確,但是能體現二者的差別。
晶體
晶體的英文名稱Crystal或者 XTAL 。晶體自身無法起振, 需要借助外部電路才能輸出時鐘信號 。
2.2 二者區別
對比項 | 晶體 | 晶振 |
---|---|---|
電源 | 無需電源 ,但需要外部電路 | 需要電源 |
輸出 | 一個輸出,一個輸入 | 只有一個輸出 |
方向 | 沒有方向 ,正反均能使用。 | 有方向 |
PIN腳 | 2個或者4個PIN腳 | 4個PIN腳 |
3 無源晶振電路設計
匹配電容是什么
單片機外部的的晶振電路通常如上圖,其中 CL1和CL2為匹配電容 ,且 CL1和CL2的電容值通常相等。
配電電容計算過程
匹配電容的計算,通常按照下面的公式進行計算:
其中,各個參數意義見下表:
序號 | 名稱 | 意義 |
---|---|---|
1 | CL | 負載電容 |
2 | CL1 | 匹配電容1 |
3 | CL2 | 匹配電容2 |
4 | CS | 寄生電容,一般取3~5pF。 |
案例分析
此處以CX3225SA25000D0FPQCC為例,具體參數如下:
可見,負載電容為8pF,寄生電容取4pF,匹配電容為:
可見匹配電容的取值應在8pF左右。
電阻的選擇
晶振附近通常會并聯或者串聯上一個電阻,連接的方式不同,當然其功能也不同。
并聯電阻的功能
1.降低晶體的Q值;
2.抑制EMI,EMI不過時,可減小阻值;
3.提供直流工作點;
4.使門電路工作于線性區。
串聯電阻的功能
1.降低晶體的激勵功率,防止損壞;
2.限制振蕩幅度。
4 晶振電路設計
關鍵參數
頻率大小 。但 頻率越高,頻差越大 ,從綜合角度考慮,一般工程師會選用頻率低但穩定的晶振,自己做倍頻電路。
頻率穩定度 :關鍵參數。 指在規定的工作溫度范圍內,與標稱頻率允許的偏差,用ppm(百萬分之一)表示。一般來說,穩定度越高或溫度范圍越寬,價格越高。
電源電壓 :常用的有1.8V、2.5V、3.3V、5V等,其中 3.3V應用最廣 。
輸出電平標準 :根據需要采用不同輸出。(HCMOS,SINE,TTL,PECL,LVPECL,LVDS,HSCL,PLL等)每種輸出類型都有它的獨特波形特性和用途 。
工作溫度范圍:工業級標準規定的-40~+85℃這個范圍往往只是出于設計者們的習慣,倘若-20℃~+70℃已經夠用,那么就不必去追求更寬的溫度范圍。
-
振蕩器
+關注
關注
28文章
3847瀏覽量
139359 -
電路設計
+關注
關注
6677文章
2464瀏覽量
205330 -
數字電路
+關注
關注
193文章
1629瀏覽量
80821 -
時鐘信號
+關注
關注
4文章
453瀏覽量
28663 -
晶振電路
+關注
關注
7文章
92瀏覽量
2538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