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不振的手機供應鏈,終于迎來曙光?半導體封測供應鏈傳出從10月開始,手機系統大廠終于開始有明顯的庫存回補動作,鎖定如聯發科等一線手機SoC從業者的「舊款芯片」備貨。
測試廠如京元電、測試界面的雍智等接獲備戰指示,準備好測試機臺與Load Board等測試治具應對。市場則估計,將先觀察內地雙十一、歐美年底旺季等銷售狀況,Android陣營可望走出最差的谷底。
封測從業者坦言,2023年手機市場確實不佳,從年初歷經9個月以上的庫存調整,IC設計大客戶在第1季時預估失準,導致第2季后幾乎都凍結生產,手機系統廠就算庫存水位下降也不愿多拉貨,一直到10月狀況略有緩解,已開始啟動舊款SoC拉貨。
測試從業者表示,這一路影響到IC設計從業者生產策略,如上半年幾乎都沒有針對晶圓廠的新投片動作,到了第4季新產品投片才姍姍來遲,預計第4季晶圓代工廠在手機芯片領域的稼動率可望略增一點。
據從業者觀察,原本各界對于蘋果(Apple)iPhone 15系列不抱太高期待,但實際上似乎比原先預估略好一點。其次,如華為重返5G手機市場,Android陣營逐步走出最差狀況來看,2024年確實有機會出現新一波的復蘇力道。
熟悉測試從業者表示,預期京元電子、日月光集團開始在手機SoC領域封測稼動率,會比上半年有感回神。
專攻測試界面的雍智與聯發科合作關系密切,京元電前總座劉安炫已正式接任雍智總經理職位,劉安炫具有多年深厚IC測試產業經驗,京元電、雍智又都是聯發科主要測試供應鏈,整體「群聚效應」將繼續發酵。
以測試治具領域來看,臺廠包括雍智、穎崴、旺硅、精測等都具有深厚的研發與產品實力,也都跟臺系一線IC設計廠合作密切,對于2024年景氣復蘇,仍可望審慎樂觀看待。
展望后市,量能最大的手機芯片市場,有機會在2023年底開始略有回溫,雖緊接而來第1季傳統淡季,不過,各界預期2024年中以后,手機市場可望漸漸回歸正軌。
此外,測試供應鏈從業者透露,目前臺積電CoWoS先進封裝產能略有小增,AI芯片測試業務仍相對火熱,現正全力趕工H100相關產品,至于市場傳出NVIDIA新一代B100芯片,預期在產品發表6個月后封測供應鏈才會動作。
目前傳出龍頭大廠先行向臺積電確認產能,2024年4~5月開始才會逐步確認封測端狀況,新產品預期最快是2024年底正式問世。臺系IC封測相關從業者發言體系,對于特定廠商、單一客戶狀況,向來不做公開評論。
*免責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爭議,請聯系客服。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88瀏覽量
427289 -
測試
+關注
關注
8文章
5381瀏覽量
127071 -
芯片測試
+關注
關注
6文章
135瀏覽量
20201 -
封測
+關注
關注
4文章
350瀏覽量
352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傳感器千億級市場,正在走向拼供應鏈時代!
![傳感器千億級<b class='flag-5'>市場</b>,正在走向拼<b class='flag-5'>供應鏈</b>時代!](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6/B3/wKgZO2eOLeqABsM4AALvv9p9RTc867.jpg)
天合光能入選國家級數字化供應鏈案例
利用Minitab應對供應鏈中斷問題
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供應鏈特點分析
![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b class='flag-5'>供應鏈</b>特點分析](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6/F7/wKgaomWCnqCAVALtAAAoP02go7w921.png)
TEL布局印度芯片供應鏈,2026年建交付售后體系
中國臺灣半導體廠商考察捷克,或布局歐洲供應鏈
英偉達Blackwell AI服務器遭遇供應鏈挑戰
巧奪空間,智贏未來 供應鏈控制塔釋放倉儲無限潛能
![巧奪空間,智贏未來 <b class='flag-5'>供應鏈</b>控制塔釋放倉儲無限潛能](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E/95/wKgaomaeCbKARp6rAAKy477CA9w094.png)
聯發科有望躋身三星旗艦供應鏈,天璣芯片或成Galaxy S25新選擇
英偉達AI芯片需求激增,封測廠訂單量或翻倍
華為P70系列或將于4月發布,供應鏈已批量供貨
戴爾榮獲Gartner供應鏈的最高榮譽“年度供應鏈突破獎”
![戴爾榮獲Gartner<b class='flag-5'>供應鏈</b>的最高榮譽“年度<b class='flag-5'>供應鏈</b>突破獎”](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D8/wKgaomX4-rKAZg-uAAA5EJd8aSM016.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