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辦,主題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攜手實現共同發展繁榮”。***習近平將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并為來華出席高峰論壇的嘉賓舉行歡迎宴會和雙邊活動。這不僅是紀念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最隆重的活動,也是各方共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的重要平臺。
“一帶一路”十年征途再啟航。西「景」洞察推出“一帶一路”專題,結合“一帶一路”建設發展與自身實踐案例,以企業創新基因與品牌力量展現“數字絲綢之路”與“綠色絲綢之路”建設成果,助力國際合作朝著更加高效化、智能化、數字化的方向持續邁進。
2023/10/13
「VOL.25」
01.
0
0
0
0
0
硬建設:“一帶一路”帶來
智能大物流發展機遇
10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指出,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創造性地傳承弘揚古絲綢之路這一人類歷史文明發展成果,并賦予其新的時代精神和人文內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實踐平臺。
十年來,中國同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了3000多個合作項目。諸多路、港、橋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不僅有效串聯起沿線國家和地區,也為全球大物流場景帶來了智能化發展機遇。
以港口為例,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斯里蘭卡科倫坡港、阿聯酋阿布扎比港、尼日利亞萊基港等“一帶一路”沿線港口已在中國和當地國家的合作下實現了基礎設施建設層面的巨大躍升轉型。在“一帶一路”建設的下一個十年中,物流場景建設需順應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趨勢,朝向合作的“深水區”縱深發展,共享科創成果、共襄發展大業。
西井實踐:無人駕駛助力
泰國林查班港實現綠色智能化轉型
在2013年的東南亞之行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充分體現東盟國家與中國地緣相近、文化相融、民心相通,在共贏發展方面具有廣闊的空間。
西井科技積極響應國家倡議,以AI和自動駕駛技術為錨點,產品與服務成功抵達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2020年4月,西井正向自研的Q-Truck無人駕駛車隊落地和記港口泰國林查班港Terminal D,車隊實現了全場區無人駕駛與人工駕駛100%無隔離混合作業,助力Terminal D成為全球首個無人駕駛與人工駕駛混合作業的項目,同時也是“泰國4.0”國家戰略的智能化升級項目之一。
目前Q-Truck在泰國已常態化運營三年有余,使這一國際集裝箱樞紐傳統港口實現了綠色智能化轉型。這一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顯示了中企在港口無人駕駛領域的技術優勢、對AI無人駕駛在全球的商業應用具有示范意義,同時也踐行了“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合作共贏、互聯互通建設的重要原則。
▲安永《共建數字絲綢之路進展、形勢與展望》報告
▲圖片來源:WESTWELL
02.
0
0
0
0
0
軟聯通:“數字絲綢之路”
賦能智能化經濟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逐步融入人們的生活方式,成為塑造全球經濟結構的關鍵要素。在未來發展中,路、港、橋等“硬”基礎設施的建設離不開數字基礎設施的“軟”聯通,“數字絲綢之路”將進一步成為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發展的重要引擎。
因此,要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各國在網絡信息、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方面的技術開發合作。具體而言,在物流場景中,既需要改進升級傳統物流基礎設施,以增強物流樞紐靈活性、貨物可追溯性等核心優勢,又需要廣泛引入升級自動化管理系統、配套智能設施等技術。
西井實踐:“數智”敏捷模式出海
提供一體化場景化解決方案
中國有句古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傳統的單一產品出海不同,西井科技在探索中采取了以“數智”敏捷為特點的模式出海,以深刻洞察市場與客戶,同時能夠基于需求變化快速響應,做到既快又好。
西井科技構建了TOC全時運營平臺,為用戶提供全球響應和支持能力。比如,在Q-Truck走出去的過程中,西井還為客戶提供配套自研的車隊管理系統(Fleet Management System,即FMS),可在港口等場景中對車隊進行信息化的智能調度管理,以實現大物流場景軟硬一體的數智化深度轉型。
在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在歐洲的標桿實踐項目。據新華社報道,2016年,中遠海運集團收購比港港務局67%股權,正式成為港務局控股股東并接手運營管理。目前,比雷埃夫斯港已成為地中海沿岸第一、歐洲第四大綜合性港口,2022財年,該港口凈利潤5290萬歐元,較上一財年增長43.9%,為當地創造了約3000個直接就業崗位和數萬個間接就業機會。2022 年,比雷埃夫斯港分別獲得希臘旅游部頒發的“旅游業突出貢獻獎”、希臘航運報評選的“經濟貢獻鉆石獎”。
在距離比港12000多公里的梅山港區碼頭上,橋吊忙碌抓取、放落集裝箱,而司機室內卻空無一人。距離碼頭約3公里的遠控操作室內,橋吊司機眼觀屏幕推動搖桿,遠程控制橋吊完成裝卸作業。
自2021年以來,西井的智慧岸橋解決方案便開始應用于希臘比雷埃夫斯港,該項目為希臘比雷埃夫斯港首次引入岸橋遠程操控系統,實現岸橋遠程半自動化作業。西井科技則為該港口提供行業首創的實時視頻流+人工智能技術,幫助用戶實現物流鏈數據全工況、多功能、高準確識別,有效提高港口裝卸效率和生產調度水平。
▲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圖片來源:WESTWELL)
03.
0
0
0
0
0
展望未來:推動
“數字絲綢之路”發展行穩致遠
當前,在激蕩中尋找穩定發展新方案已成為諸多國家的共識。“一帶一路”建設的現實意義與實際價值越發凸顯,但同時也將經受更大壓力的試煉,如數字鴻溝、跨境數據合規、網絡安全與信息主權等困境。
因此,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過程中,積極參與共建國家的港口建設和項目經營,為以港口為中心的區域經濟協同發展持續提供強大支撐。出海過程中,企業要深刻把握時代脈搏,將中國智慧撒播于“一帶一路”沿線,提高與共建國家的數字化互聯互通水平及科技在當地的影響力。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數智化技術的應用已成為塑造未來的重要抓手,有效提升中國和沿線國家在大物流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力與長效影響力,如智慧港口、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跨境數據與信息共享機制等方面建設。西井科技將進一步提升產品創新能力、技術核心優勢,抓住“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機遇,致力于更美好、更持續、更精彩的全球智慧綠色物流轉型建設。
參考文章: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實踐》白皮書 ,新華網
-
一帶一路·零距離丨一條串起東西經貿往來的“海上新絲路”
-
“一帶一路”十周年《引航》系列特刊《共建數字絲綢之路進展、形勢與展望》報告,安永大中華
-
專訪朱克力:“數字絲綢之路”如何構建全球數字合作新格局?|絲路十年·高端訪談,封面新聞
-
張勵 張安琪:下個十年,“一帶一路”為不確定世界注入“新全球化”活力,世界知識
-
共建“一帶一路”:港口合作,支撐區域協同發展,人民日報
關于WestView Insight
WestView Insight(西「景」洞察)是西井科技推出的行業觀察欄目,關注全球大物流智能和綠色升級,結合西井科技實踐經驗,提供一手行業洞見。
-
西井科技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0瀏覽量
4712
原文標題:西「景」洞察丨“一帶一路”專題:數智技術引領“數字絲綢之路”行穩致遠
文章出處:【微信號:westwelllab,微信公眾號:westwell西井科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