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一氧化氮(NO)是生物體內的重要信號分子,與許多生理和病理過程緊密相關。實時、準確地檢測NO對生物診斷和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雙光子熒光探針是一種靈敏度高、響應速度快和操作簡便的檢測方法。實驗上,科學家大多基于經驗性的光致電子轉移(PET)原理設計NO熒光探針,鄰苯二胺常用作探針結構中識別NO的受體單元。結合NO以后,鄰苯二胺單元會發生反應,從而轉變為苯并三氮唑(TZ)。
然而,PET機理并未得到充分地論證,光物理過程也缺乏清晰的物理圖像。此外,由于生物體內不同細胞器中的PH環境不同,熒光探針在相應生理環境中的耐受性也至關重要。因此,從理論層面表征雙光子熒光探針的響應機理、光物理性質和pH效應迫在眉睫。本研究選取了熒光團不同的NINO和PYSNO(兩種NO熒光探針)及NINO-TZ和PYSNO-TZ(結合NO后的產物)進行對比研究,使用鴻之微MOMAP軟件對上述體系的激發態衰減動力學過程進行了詳細的計算研究,分析了光物理過程中涉及的關鍵因素。
02 成果簡介
研究者結合極化連續介質模型(PCM)、含時密度泛函理論(TD-DFT)和熱振動關聯函數方法(TVCF)方法,系統地研究了NINO和PYSNO探針在水溶液中的響應機理、熒光輻射過程、無輻射弛豫過程和雙光子吸收過程,以及質子化后的相應過程是否發生變化。使用鴻之微MOMAP軟件,研究者計算了非絕熱電子耦合、振動弛豫能、黃昆因子和激發態衰減速率。
研究者發現,NINO探針對NO的響應機理是PET的“開-關”效應,而PYSNO探針的NO感應機制則是無輻射弛豫過程受限。理論預測結果表明,在近紅外區域(>700 nm),PYSNO相比于NINO具有更大的雙光子吸收截面,其根源在于噻吩基團的引入。質子化效應結果表明,溶酶體靶向的嗎啉環是質子結合的最佳位點,酸性pH環境對NINO和PYSNO探針的響應機理和光物理性質影響不大。
0****3圖文導讀
圖1 兩種探針不同的光物理圖像
圖2 響應機理分析
圖3 熒光輻射過程分析
圖4 無輻射弛豫過程分析
圖5 雙光子吸收過程分析
圖6 質子化效應分析
0****4 小結
我們對兩種雙光子NO熒光探針的響應機理、光物理性質和質子化效應進行了深入的理論研究。響應機理分析結果表明,NINO探針是PET的“開-關”效應,PYSNO探針則是無輻射弛豫過程受限。熒光輻射過程分析結果表明,NINO因空穴-電子分離導致kr很小熒光微弱,NINO-TZ則由于空穴-電子重疊導致kr增大熒光恢復。
PYSNO和PYSNO-TZ因具備充足的空穴-電子重疊,熒光輻射過程并未受阻。無輻射弛豫過程分析結果表明,PYSNO-TZ因絕熱激發能增大和振動弛豫能減小導致knr減小從而熒光增強。雙光子吸收過程分析結果表明,雖然NINO已成功用于雙光子熒光成像,但我們預言PYSNO在近紅外區域具有更優異的雙光子吸收截面。質子化效應分析結果表明,兩種探針都能在酸性溶酶體環境中有效工作。
審核編輯:劉清
-
PCM
+關注
關注
1文章
197瀏覽量
53377 -
衰減器
+關注
關注
4文章
641瀏覽量
34465 -
DFT
+關注
關注
2文章
231瀏覽量
22840
原文標題:文獻賞析 ︱ 雙光子NO熒光探針的理論表征:響應機理、光物理性質和質子化效應
文章出處:【微信號:hzwtech,微信公眾號:鴻之微】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