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質量發展、努力鑄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有關情況。
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副局長楊國瑞表示,去年6月27日,廣電5G網絡服務正式啟動。一年以來,廣電5G發展開局良好,中國廣電5G用戶突破1800萬。
曹淑敏:初步形成“有線+5G”融合傳輸格局
發布會上,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曹淑敏表示,廣電總局加快建設新型廣播電視網絡,通過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初步形成“有線+5G”融合傳輸格局,廣電的移動用戶已經超過1800萬。 同時,自主研發國產智能電視操作系統(TVOS),已經部署終端總量超過3800萬臺。當前,5G、大數據、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的各個環節,包括采編、制作、播出、傳輸、接收等廣泛應用,加速了行業數字化升級,提升了高品質多樣化視聽內容、視聽服務的供給能力。
楊國瑞:已開展電視“套娃”收費第一階段治理工作
此外,針對近期用戶關心的電視“套娃”收費問題,楊國瑞表示,目前通過有線電視網絡傳送的有線電視、通過電信運營商專網傳送的IPTV、通過互聯網傳送的互聯網電視OTT形成了三大體系,一方面滿足了群眾多元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多種市場主體不同程度參與電視的播送和收費,造成了“套娃”收費等問題,給人民群眾帶來困擾。
最近,廣電總局已經開始了電視“套娃”收費第一階段的治理工作,確定了覆蓋三大體系的北京歌華有線、山東省網、上海移動、廣東電信、吉林聯通以及小米電視和海信電視共7家試點單位。指導推動相關企業制定壓減、合并收費包,增加訂購管理頁面,優化免費專區具體實施方案,其中歌華有線已經將14個收費包壓減到5個,廣東電信IPTV已經將原有10個影視類收費包壓減為1個,新出廠的小米電視、海信電視不再預裝APK。預計到今年10月底,試點單位收費包將壓減40%以上,11-12月份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集中整治,整體壓減收費包40%,電視“套娃”收費現象得到顯著改觀。
中國廣電5G用戶突破1800萬
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一體化發展,是國家“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重點任務之一。2020年底,中國廣電完成對23家非上市省網公司和1家上市省網公司的整合,“全國一網”業務發展取得新成效。去年6月27日,廣電5G網絡服務正式啟動,我國廣電網絡形成了“有線+5G”雙輪驅動融合發展新格局。
楊國瑞表示,一年以來,廣電5G發展開局良好,持續深化與中國移動“共建共享”戰略合作,合作建成700MHz 5G基站57.8萬站,實際可使用基站總數(含700MHz基站及中國移動共享的5G、4G基站)超過380萬站,實現全國鄉鎮以上行政區域連續覆蓋、農村區域有效覆蓋,中國廣電5G用戶突破1800萬。2023年6月底,中國廣電固定語音業務網、互聯網骨干網、內容集成平臺等三大全國性基礎業務網絡平臺開通上線,“有線+5G”融合傳播格局進一步完善。
下一步,廣電總局將指導中國廣電走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道路,重點做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是固網強基,推動網絡能力升級。繼續深化與中國移動的共建共享,持續優化廣電5G網絡的城鄉覆蓋;加快有線電視網絡改造升級,加快與云計算、數據中心、邊緣計算的深度融合,端到端提升有線電視網絡性能,打造新型廣電網。
二是固移融合,打造全業務運營體系。統籌用好5G業務網、固定語音業務網、互聯網骨干網、內容集成播控平臺四大業務網絡平臺,構建“電視+5G+寬帶+語音+X”融合業務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守正創新,培育特色內容優勢。加強國家文化專網建設,著力匯聚各類內容資源,重構內容傳播分發流程、創新產品形態,以特色內容牽引業務升級,構建跨屏、跨域、跨網、跨終端的傳播新格局。
四是優化服務,提高客戶服務效能。持續完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渠道和客服體系,進一步增強廣電網絡產品質量和優質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精準化、智能化服務水平,努力提升用戶服務體驗。
五是深化整合,優化一網運營格局。深入推進“全國一網”和“一省一網”整合,完善“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標準、統一品牌”的運營管理體系,以規模化、集約化運營,實現高質量發展。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85瀏覽量
103865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66瀏覽量
240286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11 -
5G網絡
+關注
關注
8文章
1743瀏覽量
42691
原文標題:最新!中國廣電5G用戶突破1800萬
文章出處:【微信號:txshj123,微信公眾號:通信世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