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媒體報道稱,存儲芯片價格已觸底反彈,三星等國際大廠已開啟漲價。上海證券報記者多方采訪獲悉,在鎧俠、美光等國際存儲大廠持續減產的背景下,存儲芯片供給減量,主要存儲廠開始向下游發出四季度合約漲價通知。當前,漲價預期主要集中在DRAM芯片領域,NAND存儲芯片由于渠道庫存依然較高,尚沒有漲價空間。多家A股公司也告訴記者,公司NAND產品沒有漲價,也沒法漲價。
事實上,在經歷長達五個季度的調整后,整個存儲行業已存在觸底反彈的預期,或只差一個現象級應用的催化。
原廠開始喊漲價,背后動力是減產
「確實漲價了,但主要是DRAM芯片;NAND芯片由于渠道庫存水平還較高,沒有漲價空間。」對于漲價傳言,一家國際芯片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據媒體報道,近期已有下游廠商接到存儲原廠通知,第四季度將調漲合約價格,其中NAND閃存第四季度合約價可能漲一至二成,DRAM合約價漲幅約一成。
記者了解到,當前全球主要存儲大廠都開始發出四季度合約漲價通知。部分模組廠商已經感受到上游芯片漲價,但還沒有傳導到終端客戶(直接用戶)。
「部分下游應用領域有了一定復蘇,但整體上依然比較低迷。」上述國際芯片公司內部人士告訴記者,國際存儲大廠本輪漲價的動力,主要源于自身供給側減產,調整了渠道庫存結構。
2022年底至2023年初,主要存儲大廠主動啟動了供給側減產,鎧俠、美光、三星等國際存儲大廠陸續減產。但減產降低渠道庫存需要時間和過程,加之下游需求持續低迷不振,每每傳出的存儲芯片漲價消息,也只是曇花一現。
急單確實不少,復蘇尚不敢言
一般情況下,漲價往往是因為供不應求。此番存儲原廠喊出漲價,是因為下游需求旺盛、產業開始復蘇?有廠商接受采訪時表示,即便賣斷貨,可能也難斷言需求復蘇。
「下游需求確實還不錯,但都是來自海外的急單,這種個別現象不代表行業復蘇。」國內一家存儲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往年這時候已經是旺季,網絡通信、安防等行業都開啟大規模備貨,公司出貨量都是成倍增長,但今年還看不到這種現象。
另外一家存儲公司高管也告訴記者,低端的需求確實不錯,但NAND這種小容量存儲想提價是很難的。「競爭者眾多,只要提價,總會有低價的產品來填補你的市場。”」他說。
需要指出的是,“需求看起來不錯”并非只體現在存儲行業。
「我們的產品現在供不應求,但也不敢就此斷言下游需求復蘇。」一家電源管理芯片公司的人士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沒有長單,都是客戶要求把預計10月出的貨提前到9月這類的急單,且整個行業都如此,看起來很繁忙的景象,但大家覺得客戶可能只是在補庫存。
博弈還在持續,需求決定結果
自2022年下半年起,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衰退周期。在下行通道中,存儲類產品跌價較多。而當產業進入新一輪景氣周期時,存儲產品價格大概率也會率先觸底反彈。那么,存儲芯片能否如業界預期在四季度率先漲價?
「產業依然處于處于芯片原廠跟下游的博弈階段,價格走勢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下游需求。」某國際存儲大廠相關人士表示,如果DRAM下游可以接受漲價,投資者就可以持續看好存儲的明年行情。屆時如果需求端依然萎靡不振,即便DRAM原廠繼續減產,可能也無法帶動漲價。
而相對于DRAM,NAND的漲價空間更不樂觀。
「我們還沒有漲價,暫時也不會漲價。」多家國內存儲芯片公司告訴記者,三星、美光、海力士等幾家國際巨頭就控制了DRAM的全球供應,相比之下,NAND芯片領域供應商更多、也更“卷”,預計至少半年后,才能看得清是否有漲價空間。
普冉股份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公司確實看到下游消費需求在持續溫和復蘇,公司出貨量也在持續改善,但目前產品價格依然處于磨底階段。
不過在NAND領域,也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氣象。東芯股份相關人士則表示,隨著5G基站的逐步建設以及各類5G應用對于性能和容量提升帶來的更新換代需求,公司產品的中高容量SLC NAND應用場景會越來越多,未來公司在網絡通信領域仍有較大的市場拓展空間。
-
DRAM
+關注
關注
40文章
2326瀏覽量
183868 -
NAND
+關注
關注
16文章
1692瀏覽量
136465 -
存儲芯片
+關注
關注
11文章
902瀏覽量
43274
原文標題:存儲芯片價格真要漲了?聽聽業內怎么說!
文章出處:【微信號:ickey360,微信公眾號:芯三板】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