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芯片的良率變得越來越困難,很多新建的晶圓廠通線數年仍難以量產,有的雖勉強量產,但是良率始終無法爬坡式的提升,很多朋友會問:芯片的良率提升真的有那么難嗎?為什么會這么難?今天來聊聊。
為什么要提升芯片良率?
芯片良率,指合格芯片的數量與生產出的總芯片數量的比例。即
良率=合格芯片數量/生產的芯片總量 x 100% 拿一片晶圓為例,晶圓上芯片總數為10萬粒,A廠良率為50%,B廠良率為80%,那么A廠的一片晶圓合格芯片數為5萬粒,B廠的一片晶圓合格芯片數為8萬粒。假如某客戶需要80kk粒合格芯片,由于晶圓廠都是以晶圓為單位進行出貨,那么:
A廠需要提供的晶圓數約為:8000/5=1600pcs
B廠需要提供的晶圓數約為:8000/8=1000pcs
在晶圓廠的角度,假設A廠與B廠每片晶圓的成本幾乎相等,那么A廠的生產總成本遠遠大于B廠生產總成本,在客戶貨款一定的情況下,A廠的利潤就遠遠低于B廠的利潤。
通過上面的例子即可看出,良率即利潤,也是降低生產成本的關鍵。
在客戶的角度,A廠出貨的數量更多的晶圓,肯定會浪費客戶的大量時間去處理多出來的晶圓,這無形之中也大大增加了客戶的成本,導致客戶的成本降不下去。
A的利潤低,勢必要漲價,如果你是客戶,一家供應商的產品價格低且質量好,另一家價格高但質量差,你會選擇哪一家呢?
良率為什么難提升?
以20nm制程的FinFET為例,該類產品涉及到上千個工藝步驟。假如每個步驟的良率為99.9%,那么 十個工序后的良率為:10個0.999相乘即99%, 100個工序后的良率為:100個0.999相乘即90.5%, 1000個工序后的良率為:1000個0.999相乘即36.8% 工藝步驟越多,良率越低。
那么你能保證每個工藝的能穩定在99.9%嗎? 我曾見過簡單一些的器件,一共就幾十個半導體工序,良率就能達到驚人的20%;我也曾見過,同樣的場地,同樣的人員,同樣的機臺,4inch的良率99%,而6寸的良率達不到量產要求的。
我也曾見過,在A廠干了一輩子的技術總監,去幫助B廠新建相同產品的晶圓廠,一直無法實現芯片量產,最后灰溜溜離開的。
芯片良率的問題,不是說挖幾個人就能解決的。你能把龍頭公司整個團隊挖過來嗎?就算整個團隊挖過來了,機臺設備選的都是相同型號,但是廠房位置,廠區布局,水電氣,設備情況,潔凈度,震動等能完全一樣嗎?哪怕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因素沒有考慮到,芯片制程的良率可能就無法提升。
總的來說,晶圓尺寸越大,芯片工藝步驟越多,機臺設備越落后,人員專業素養越低,良率提升越難。而目前很多國產晶圓廠,這些條件一樣不落都占了。
所以說,芯片制造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就像打靶,它是一個動態靶。需要及時調整部署,它在變,做芯片的也在跟著變。墨守成規,經驗主義,思維固化是芯片良率提升的絕癥!
審核編輯:劉清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03瀏覽量
222633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973瀏覽量
128315 -
芯片制造
+關注
關注
10文章
628瀏覽量
28912 -
FinFET
+關注
關注
12文章
251瀏覽量
90355
原文標題:為什么芯片的良率提升難上加難?
文章出處:【微信號:處芯積律,微信公眾號:處芯積律】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