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無線通信系統中,噪聲系數是評估射頻接收機性能的重要參數之一。本文將深入探討噪聲系數的概念、測量方法以及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適用性,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一關鍵參數。 01 噪聲系數與噪聲因子
在衡量射頻接收機性能時,噪聲系數(NF)、噪聲因子(F)和等效噪聲溫度等參數起到關鍵作用。噪聲系數越低,性能越佳。系統設計人員常致力于在信噪比(SNR)最優的條件下優化系統。噪聲系數(NF)與噪聲因子(F)之間的關系簡潔而明了。
|
以放大器為例,放大器輸出信號的噪聲功率相對于輸入信號的噪聲功率,與放大器增益有關。一般來說,輸出端口的信噪比會比輸入端口低,即噪聲因子F要大于1,或者噪聲系數NF大于0 dB。當放大器噪聲系數小于1 dB時,可以用等效噪聲溫度Te來描述其性能。
噪聲系數與噪聲溫度關系 |
02 噪聲來源
1)熱噪聲(白噪聲):是宇宙中一切物質的隨機運動所產生的,它在任何電子設備中均存在。熱噪聲的產生與布朗運動相關,其噪聲功率可以用數學公式表示。
其中波爾茲曼常數k、溫度T和噪聲帶寬ΔF是關鍵參數。電子元件的熱噪聲會呈現出電壓和電流的隨機波動,統計分布接近高斯分布。
2)散粒噪聲:是由離散的電子組成的電流產生的,每個電子攜帶固定的電荷。電流并不是連續的,而是由單個電子到達的時間上的變化所引起的,稱為散粒噪聲。散粒噪聲的噪聲功率與電流成正比,其有效電流均值可用簡潔的公式表示。
3)1/f噪聲:也稱為閃爍噪聲,是一種隨頻率呈現遞減趨勢的噪聲。它在多種系統中都能觀察到,變化趨勢近似于1/f。這種噪聲通常出現在低頻范圍,隨著頻率增加,噪聲幅度減小。
下圖顯示了在290K溫度下,從頻率為1Hz到100000GHz的電子元件噪聲的功率譜密度。低頻顯示1/f噪聲,在其功率譜密度占主導地位。非常高的頻率包括量子效應。在大多數電子設備工作的頻率上,噪聲一般是平坦的白噪聲。
4)互調失真噪聲:在射頻電路中,當不同頻率的信號通過非線性元件(如放大器)時,它們之間可能會相互干擾,導致互調失真。這會在輸出中產生新的頻率成分,引入額外的噪聲。 5)雜散響應噪聲:當射頻系統中的信號受到非線性元件(如混頻器)的影響時,可能會在頻譜中產生不期望的附加頻率成分,導致雜散響應噪聲。 此外,阻抗不連續也會引起噪聲系數增加或降低,當信號在阻抗不連續處反射或散射時,會引入附加的噪聲。這些附加的噪聲會疊加到原始信號中,使噪聲系數產生變化。
03 級聯噪聲系數計算
在多級級聯時,級聯的增益會影響噪聲系數的計算:
對于負增益的DUT的噪聲系數通常等于其衰減量值,即 G1=1/F1,級聯的噪聲系數大于級噪聲系數:
級聯的等效噪聲溫度為:
在級聯網絡中,系統的總噪聲系數主要取決于第一級的噪聲系數,因為后面的網絡對系統影響逐漸減小。 04 噪聲測試方法介紹
噪聲系數儀法:噪聲系數儀/分析儀的使用示例如下圖所示。
測量過程如下: 1)噪聲源(Noise Source)產生噪聲信號,通過電源提供電壓。 2)噪聲信號驅動被測設備(DUT)。 3)分析儀測量DUT輸出信號的噪聲功率密度和信號功率。 4)噪聲系數儀內部計算出噪聲系數,同時顯示系統增益。
然而,該方法有一些局限,如頻率范圍限制和高噪聲系數下的測量不準確性。并且這種方法需要非常昂貴的設備。
增益法:增益法在某些條件下,更方便且更準確,其基于前面給出的噪聲因子定義:
在這個定義中,噪聲由兩種方面產生:第一種是以信號的形式傳入射頻系統輸入的干擾,這些干擾信號與所需信號不同;第二種是由射頻系統中載波的隨機波動產生。如下圖所示。
在室溫(290ΔK)下,噪聲功率密度為
代入噪聲系數公式,可以得到:
其中,PNOUT是測得的總輸出噪聲功率,BW是目標頻率帶寬,Gain是系統增益,NF是DUT的噪聲系數。我們可以直接測量輸出噪聲功率密度(以dBm/Hz為單位),公式變為:
要使用“增益法”測量噪聲系數,需要預先確定DUT的增益。然后,將DUT的輸入端接特征阻抗線(大多數射頻應用為50Ω,視頻/電纜應用為75Ω)。然后,使用頻譜分析儀測量輸出噪聲功率密度。 增益法的連接關系如下圖所示:
假設測得增益為80dB,讀取輸出噪聲密度為-90dBm/Hz,為了獲得穩定準確的噪聲密度讀數,RBW(分辨帶寬)和VBW(視頻帶寬)的最佳比例為RBW/VBW = 0.3。可以計算出NF為: -90dBm/Hz + 174dBm/Hz - 80dB = 4.0dB。
“增益法”可以覆蓋頻譜儀可以測得的任何頻率范圍。最大的限制為來自頻譜分析儀的噪聲基底。當噪聲系數很低(小于10dB時),(POUTD - Gain)接近于-170dBm/Hz。正常的LNA增益約為20dB,這樣我們需要測量-150dBm/Hz的噪聲功率譜密度,這個值低于大多數頻譜儀的噪聲基底。當系統增益非常高,大多數頻譜分析儀可以準確測量噪聲系數。同樣,如果DUT的噪聲系數非常高(例如超過30dB),這種方法也可以非常準確。
Y因數法:Y因數法是測量噪聲系數的另一種常見方法。使用Y因數法時,需要使用超噪比(ENR)噪聲源,其連接關系如下圖所示:
ENR源通常需要高DC電壓供電。這些ENR源能夠工作在很寬的頻段,并且在指定頻率下具有標準噪聲系數參數。對于小增益甚至負增益的DUT,且噪聲系數大于20dB時,需要噪聲源的ENR遠大于標準噪聲源。
如上圖所示,通過打開和關閉噪聲源,可以使用頻譜分析儀測量輸出噪聲功率密度的變化。計算噪聲系數的公式為:
其中,ENR是噪聲源輸出噪聲系數值。Y是輸出噪聲功率譜密度在噪聲源開啟和關閉時的差值。 假設通過關閉然后重新打開DC電源,噪聲密度從-90dBm/Hz增加到-87dBm/Hz,Y = 3dB。ENR = 5.28dB。可以計算出NF為5.3dB。 總結三種測試方式差異如下圖所示:
05 總結 噪聲在電子系統中普遍存在,尤其在射頻和微波接收器中具有重要影響。了解噪聲及其測量、建模和解釋對系統的影響至關重要。本文介紹了測量射頻設備噪聲系數的三種方法,每種方法在特定應用中具有一定優勢。
審核編輯:彭菁
-
測試測量
+關注
關注
25文章
898瀏覽量
90724 -
射頻
+關注
關注
104文章
5618瀏覽量
168209 -
分析儀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40瀏覽量
52248 -
接收器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479瀏覽量
72209 -
微波
+關注
關注
16文章
1047瀏覽量
83831 -
噪聲系數
+關注
關注
1文章
66瀏覽量
16709
原文標題:射頻噪聲系數計算及測量方法解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海馬硬件,微信公眾號:海馬硬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