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躺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國產智駕和座艙芯片與外資差距在哪?

佐思汽車研究 ? 來源:佐思汽車研究 ? 2023-08-28 17:06 ? 次閱讀

國產智駕和座艙芯片與外資差距主要在CPU,當然這與市場定位也有關系。實際上,CPU消耗的成本遠高于AI部分,Mobileye的CPU也很弱。不過,要打破外資壟斷高端,這個短板必須補齊。

智駕和座艙芯片廠商芯片對比

0a998724-4580-11ee-a2ef-92fbcf53809c.jpg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與外資芯片差距一目了然,主要就在CPU領域。***陣營CPU最高的是主要做手機芯片的展訊,其A7870平臺配置了車規級6nm制程處理器,8核設計,包括1個2.7GHz的A76大核、3個2.3GHz的A76中核以及4個2.0GHz的A55小核。GPU采用NATT 4核@850Mhz,擁有217 GFLOPS浮點算力;NPU算力達到8 TOPS。

0ad21134-4580-11ee-a2ef-92fbcf53809c.png

圖片來源:紫光展銳

紫光展銳的A7870和瑞芯微的RK3588以及芯擎科技的龍鷹一號,與高通的SA8155P相比,CPU架構基本差不多,但高通的CPU核心頻率稍高,因此CPU算力達105K DMIPS。

ARMCPU架構

0af49fd8-4580-11ee-a2ef-92fbcf53809c.png

來源: ARM

A55是Arm大小核架構中的小核,主要配合A76大核使用,一般運行頻率在1.8GHz,是國內最常用的架構。地平線、黑芝麻和芯馳都是用A55,或許這三家都在下一代產品計劃用A72,之所以用A55應該還是出于成本的考慮。而紫光展銳主要是針對手機芯片,其手機芯片早就用了A76;瑞芯微產品線比較廣,成立也超過20年;芯擎背后有吉利和ARM撐腰,A76架構獲得的成本可能會低一點。

德州儀器的TDA4之所以能橫掃行泊一體市場,主要競爭力來自三方面:

1 方便兩片級聯,CPU算力達50K。雙TDA4VM大行其道,百度和大疆均有采用并都已實現量產,其中百度主要客戶是長城,大疆的主要客戶則為上汽通用五菱。
2 內含高性能MCU,省下一片MCU的成本。在汽車芯片供應緊張的2021年,MCU特別緊缺,價格波動很大,整車廠很難適應MCU價格的大起大落,因此渴望智駕芯片與MCU融為一體,降低供應鏈的管理難度。雖然TDA4內部的MCU還遠不能與單獨的MCU如TC397比,但針對要求不高的場合,TDA4內部的MCU足夠。
3 近似硬線加速的OpenVX,可以跨多個軟件平臺,大大減少了研發過程,雖靈活性不足,但除了算法變化頻繁的新興造車外,大部分傳統車企的需求還是可以滿足。

行泊一體的興起讓一眾原本致力于L4的初創公司找到了救命稻草,百度、大疆、紐勱科技、MAXIEYE、禾多科技、易航智能、福瑞泰克、知行科技、小馬智行、輕舟智航、AutoBrain、元戎啟行,基本都是以TDA4為主的方案,當然它們同時也有其他方案;而傳統Tier-1跟進稍慢,但競爭力更強,經緯恒潤和德賽西威也有TDA4方案,進展很快。

智能駕駛方面對CPU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高性能CPU的成本和門檻都遠高于高性能NPU。想要1000TOPS以上AI算力易如反掌,但要超過300K的CPU算力,全球只有英偉達英特爾AMD、蘋果、三星聯發科亞馬遜這七家能做到。

新思科技的ARC NPX6NPU IP讓3500TOPS唾手可得(見下圖)。

0b14e838-4580-11ee-a2ef-92fbcf53809c.png

圖片來源:新思科技

英偉達最新的Thor毫無疑問會采用其最新的Grace CPU,只不過不會是驚人的72核,估計是12核或16核。

英偉達的GPU-CPU Superchip可以看做是Thor的放大版。

Grace Hopper超級芯片的內部框架圖

0b68fe50-4580-11ee-a2ef-92fbcf53809c.png

圖片來源:英偉達

Hopper實際就是英偉達的H100 GPU。

Grace CPU內核是ARM的Neoverse V2,代號Demeter,ARM在2022年9月正式對外發布,不過英偉達至少在2021年中期就應該拿到了該內核架構的授權,2022年中期就基本完成Grace CPU的開發,這也是英偉達第一個CPU。GPU和NPU(AI)都是協處理器,也就是devices,CPU才是host。某種意義上,GPU和NPU是與鼠標、鍵盤一樣的外設,一切全由CPU安排任務和處理數據。

Transformer時代,CPU作用得到進一步強化,一是大量數據進入Transformer前要做token嵌入,需要用到大量三角函數運算,且是串行的,只有CPU最合適。二是Transformer每一層內部并行計算,外部串行計算。需要大量的分支跳轉以及歸一化用到的矢量運算。只有矩陣乘法的NPU很難處理,必須增加標量和矢量運算單元。

0bff9950-4580-11ee-a2ef-92fbcf53809c.png

圖片來源:ARM

阿里達摩院引以自豪的芯片倚天710也是基于Arm Neoverse的,不過是性能更低的N系列中的N2架構,性能遠不及V2架構的英偉達Grace,單線程也不如更早期的亞馬遜 Graviton3。

0c1b7b52-4580-11ee-a2ef-92fbcf53809c.png

圖片來源:ARM

Arm Neoverse V2主要為高性能矢量和機器學習而設計。

英偉達Grace CPU特性

0c886fc8-4580-11ee-a2ef-92fbcf53809c.jpg

圖片來源:英偉達

英偉達的144核心的Grace CPU采用Arm V9指令集,附帶SVE2(Scalable VectorExtension)指令集,就是支持靈活矢量長度(128-2048,以128為步長)的指令,為了HPC和ML而設計。這個CPU的浮點算力極高,達到7.1TFLOPS,而英偉達H100(SMX5)也不過是34TFLOPS。

Grace內部結構

0c9df1b8-4580-11ee-a2ef-92fbcf53809c.jpg

圖片來源:英偉達

英偉達的Grace CPU是兩個CPU用NVLink C2C并聯的,Thor肯定無需這么做,只需要單片。

高通也在自研CPU,不過不是基于Arm架構的,而是高通收購的Nuvia架構。

高通基于Nuvia架構的CPU

0ccd003e-4580-11ee-a2ef-92fbcf53809c.png

圖片來源:高通

高通在2021年投資者大會上宣布下一代CPU將由收購的Nuvia團隊設計,預計2023年有樣品可以供大客戶,目標市場針對筆記本電腦市場,并且將擴展到移動、汽車和數據中心領域。

Nuvia由三位蘋果前高管創立,他們分別是杰拉德·威廉姆斯(GerardWilliams III), 古拉蒂(Manu Gulati)和布魯諾(John Bruno)。這三位創始人都曾在蘋果工作過,且在iPhone芯片部門擔任過高管職務,擁有超過20年的半導體工程經驗,迄今已獲得100多項專利。其中,威廉姆斯曾擔任蘋果CPU和A系列SoC首席設計師,九年期間幾乎負責了蘋果所有芯片的研發,包括Cyclone、Typhoon、Twister、Hurricane、Monsoon和Vortex等架構。他于2019年初離開蘋果公司。除了蘋果,另外兩位創始人還在谷歌工作過,其中古拉蒂曾在AMD和谷歌從事芯片研究,且在蘋果公司工作了八年,從事移動端SoC的開發;而布魯諾曾在谷歌從事芯片研究工作,2012年加入蘋果公司,并在芯片平臺架構小組工作了五年多。2019年2月,三人在美國加州圣克拉拉郡聯合創立Nuvia。2019年11月15日,Nuvia宣布完成53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著名的硅谷投資者Capricorn Investment Group和戴爾技術資本領投,Mayfield、WRVI Capital以及NepentheLLC參投。加上2020年9月官宣完成的2.4億美元的B輪融資,Nuvia兩輪總募集資金達到了2.93億美元。2021年1月高通以14億美元收購了Nuvia。

目前第一款基于Nuvia設計的芯片已經在測試中,2023年底就會正式推出,目前有三個型號,分別是SC8380、SC8370、SC8350,分別是12、10、8核心,12核心即8個大核心,4個小核心。Nuvia設計的首款芯片主要用于筆記本電腦上,即8CXGEN4,這一點從型號就可以看出,8CX GEN3的頂配型號是SC8280。車載領域會略微靠后,約在2024年底會推出基于Nuvia設計的CPU的車載芯片。

受限于成本因素,***用ArmNeoverse或Cortex-x3不大可能,但是A55確實低了點,Cortex-A72應該是入門機型也能用的起的,能用A76更好。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

    文章

    19408

    瀏覽量

    231187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

    文章

    51182

    瀏覽量

    427273
  • cpu
    cpu
    +關注

    關注

    68

    文章

    10904

    瀏覽量

    213020
  • 座艙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2

    瀏覽量

    7884

原文標題:國產智駕和座艙芯片與外資差距在哪?

文章出處:【微信號:zuosiqiche,微信公眾號:佐思汽車研究】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國產芯片差距還有多大?

    芯片
    芯廣場
    發布于 :2025年01月15日 17:45:07

    2025座艙芯片排名,碾壓SA8295的芯片層出不窮

    過去的一年,座艙芯片領域加速內卷,雖然高通仍然一枝獨秀,但聯發科和英特爾都持續向高通發出挑戰,英偉達也加入競爭。實際上座艙與智的界限變得越發模糊,還有Chiplet的出現,讓這種界限
    的頭像 發表于 01-13 09:35 ?428次閱讀
    2025<b class='flag-5'>座艙</b><b class='flag-5'>芯片</b>排名,碾壓SA8295的<b class='flag-5'>芯片</b>層出不窮

    發力高階智和機器人市場!自研NPU架構,黑芝麻推出華山A2000系列芯片

    電子發燒友原創 章鷹 ? 第三方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國內智域控芯片的海外品牌占比高達78%,國內座艙域控芯片的海外品牌片占比高達90%。顯然,海外車規
    的頭像 發表于 01-02 00:22 ?1542次閱讀
    發力高階智<b class='flag-5'>駕</b>和機器人市場!自研NPU架構,黑芝麻推出華山A2000系列<b class='flag-5'>芯片</b>

    創新獲全球知名車企定點

    近日,中國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解決方案供應商佑創新(股份代號:2431.HK)獲得某全球知名車企新車型平臺的定點。據悉,新車型平臺是針對中國市場開發,將涵蓋多個合資品牌,佑創新將提供智能駕駛
    的頭像 發表于 12-30 15:36 ?178次閱讀

    今日看點丨 傳OPPO收購大模型創業公司波形智能;Arm通知取消高通的芯片設計許可協議 1. 高通連甩座艙

    1. 高通連甩座艙雙芯 12 倍AI 性能暴漲!奔馳理想將搭載 ? 美國夏威夷時間10月22日,在2024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新一代的驍龍座艙至尊版平臺和Snapdragon Ride至尊版
    發表于 10-23 11:17 ?752次閱讀

    為旌科技:國產芯片如何乘風汽車市場的未來?

    國內智產業發展等現狀與趨勢。 ? 國產芯片的機會 ? 從2023年到2024年上半年來看,國內智
    的頭像 發表于 10-10 08:27 ?4426次閱讀
    為旌科技:<b class='flag-5'>國產</b>智<b class='flag-5'>駕</b><b class='flag-5'>芯片</b>如何乘風汽車市場的未來?

    國產域控上為什么很多是英飛凌TC397?

    TC397/TC297的身影。 ? 為什么這個系列的MCU在智域控領域這么成功?有相對應的國產芯片可以替代嗎? ? 達到A
    的頭像 發表于 09-13 00:13 ?7878次閱讀

    宏景智聯合芯擎科技打造的“艙泊一體”方案完成實車驗證

    宏景智聯合芯擎科技打造的“艙泊一體”方案正式完成實車驗證。該方案采用單顆芯擎自研的“龍鷹一號”智能座艙芯片作為主計算單元,座艙域控與泊車域控合二為一,并搭載宏景智
    的頭像 發表于 08-01 14:09 ?850次閱讀

    國產芯片

    有任何國產芯片替代的問題都可以找我,歡迎咨詢,或者需要國產芯片相關資料的都可以提供。
    發表于 07-25 16:34

    集成化、低成本,艙一體芯片趨勢已來

    和智能座艙域控制器中。隨著汽車電子電氣架構的集成化趨勢,“艙一體”芯片的概念逐漸興起,一些芯片廠商也開始推出相關的產品。 ? 為什么需要艙
    的頭像 發表于 07-10 00:20 ?5493次閱讀

    商湯科技采購40000顆英偉達芯片,縮小中美算力差距

    徐冰認為,國產芯片崛起以及算力商品化帶來的投資價值,使中美算力差距有望逐步縮小。只要中國持續在算力研發上投入資金及資源,便能拉近與美國的算力差距
    的頭像 發表于 05-28 11:25 ?1408次閱讀

    新一代人機交互:智能座艙的融合策略與趨勢

    芯片架構來看, 智能座艙芯片的使用已經呈多元化態勢。同時, 在汽車整體架構上,當前座艙產品正在從域架構向艙泊融合架構演進,大算力
    的頭像 發表于 03-27 12:29 ?875次閱讀

    2024年全球與中國7nm智能座艙芯片行業總體規模、主要企業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及排名

    7nm智能座艙芯片市場報告主要研究: 7nm智能座艙芯片市場規模: 產能、產量、銷售、產值、價格、成本、利潤等 7nm智能座艙
    發表于 03-16 14:52

    科技賦能 智控未來,鴻道Intewell國產化車載智能座艙方案大揭秘

    近日,科東軟件與多方進行深度技術合作,基于高算力芯片國產操作系統、國產車載方案及國產整車,發揮各自技術、業務與資源優勢,聯合推出國產化車載
    的頭像 發表于 03-14 10:06 ?546次閱讀
    科技賦能 智控未來,鴻道Intewell<b class='flag-5'>國產</b>化車載智能<b class='flag-5'>座艙</b>方案大揭秘

    一體化對于國產算力芯片廠商的影響

    所謂“艙一體化”,顧名思義,就是將域控制器的智域和座艙域高度集成,統一至中央計算單元,旨在實現硬件、軟件和應用的全面打通,以提升用戶體驗、縮短開發周期并降低整車芯片成本。
    的頭像 發表于 03-12 14:00 ?948次閱讀
    姚记娱乐城信誉最好| 缅甸百家乐博彩真假| 大发888 配置要求| 林西县| 玩百家乐技巧巧| 绥化市| 迪士尼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百家乐百家乐技巧| 百家乐官网街机| 乐百家娱乐| 百家乐电脑游戏机投注法实例| 沂源县| 太阳城管理网| TT百家乐现金网| 最好的棋牌游戏| 百家乐如何抽千| 盈禾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游戏唯一官网站| 德州扑克小说| 澳门百家乐海星王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投注方向| 澳门顶级赌场娱乐网| 开心8百家乐现金网| 百家乐官网视频游戏聊天| 大发888下载不了| 百家乐台布21点| 百家乐官网java| 百家乐官网的胜算法| 二八杠手法| 百家乐推广| 新乐园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是否有规律| 金冠娱乐城怎么样| 百家乐官网技巧娱乐博彩| 德州扑克葫芦| 百家乐是怎么赌法| 百家乐官网平注法口诀技巧| 丹阳棋牌游戏中心| 缅甸百家乐娱乐场开户注册| 大世界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百家乐官网怎么稳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