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周凱揚)作為世界前十的晶圓代工廠之一,高塔半導體(Tower Semiconductor)最近再度登頂各大新聞頭條,均與英特爾失敗的收購有關。這家以色列公司既服務于無晶圓制造能力的Fabless設計公司,也服務于部分IDM廠商,客戶包括安森美、英特爾、博通、松下、三星和特利丹等。那么,這家公司又是如何一步步發展至今的呢?
以色列發家的代工大廠
Tower成立于1993年,契機是他們收購了位于以色列米格達勒埃梅克市的美國國家半導體(NCS)的150mm晶圓廠。1994年,Tower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2001年,他們選擇臨近建造第二座晶圓廠,這次建造的是一座200mm晶圓廠,用先進的CMOS技術打造180nm以下的工藝節點。
這之后,Tower 將足跡擴展到了美國。2008年8月,Tower收購了位于美國的Jazz Semiconductor(爵士半導體),次年公司更名為TowerJazz,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塔爵。這次收購收獲了Jazz Semiconductor從過去羅克韋爾半導體那繼承過來的200mm晶圓廠,支持SiGe、BiCMOS和MEMS等技術,為Tower增加了產能的同時,進一步擴大了客戶基礎。
到了2016年,Tower又從美信手中收購了位于得克薩斯州的200mm晶圓廠,用于生產電源與射頻模擬芯片,再度增加了近28000片每月的產能。2021年,Tower宣布與意法半導體達成合作,在意大利共建一座300mm晶圓廠,兩者共享潔凈室和基礎設施。盡管分別投資各自的工藝設備,但雙方將共同合作加速晶圓廠的認證和后續的產能提速。該晶圓廠最高支持65nm工藝,主要用于汽車、工業以及個人消費電器中的功率、模擬混合信號與射頻芯片制造。
其實在2017年,Tower也想通過與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公司的合作,在中國建立一個晶圓廠,由前者提供技術與項目管理支持,而后者提供資金支持,但這一合作計劃也隨著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公司的破產而化為泡影。
擴張日本版圖
在以色列與美國進行了運營規模與產能的擴張后,彼時的TowerJazz很快將目光望向了亞洲另一大半導體制造國,日本。2011年,TowerJazz收購了美光位于日本兵庫縣的晶圓廠,并與美光達成了3年的供應協議。此次收購大大增加了TowerJazz的全球總產能,增長接近6萬片晶圓每月。該晶圓廠最高支持95nm的工藝,主要用于生產電源管理和高端射頻芯片。
不過,隨著美光開始將生產轉移到其他地區,這一晶圓廠在日本的業務也就在重組過程中停止了運營。可TowerJazz也因此對日本市場開始重視起來,2014年,日本成了其國際市場營收額排名第二的國家,占比達到40%,僅次于美國。
為此,TowerJazz在2014年4月宣布與松下達成合作,成立全新的日本公司,塔爵松下半導體公司(TPSCo),用于生產松下及其他的第三方產品。TowerJazz在新公司占股51%,松下占股49%。公司旗下擁有三座晶圓廠,其中位于魚津市的300mm晶圓廠最高可以做到45nm工藝,主要用于生產模擬、CIS和射頻相關芯片。
不過目前TPSCo在運轉的只有魚津市晶圓廠和礪波市的200mm晶圓廠,且在松下把虧損的半導體業務賣給新唐科技后,新唐科技也就獲得了TPSCo的那49%股權。且到了2020年,TowerJazz也再度改成了Tower Semiconductor的名字。
如今的Tower Semiconductor可謂足跡遍布了北美、歐洲和亞洲,包括美國的兩座晶圓廠、以色列的兩座晶圓廠、日本的兩座晶圓廠以及與意大利的一座共享晶圓廠。隨著英特爾此次收購失敗,我們也終于可以在未來的財報會議中了解其業績之外的公司運營情況了。
寫在最后
可以看出,高塔半導體在發展的過程中,靠的正是優秀的特殊工藝、與其他半導體大廠合作以及收購來提高其市場份額。雖然此次英特爾收購高塔半導體在收購期限過去后,最終以失敗告終,但這也意味著這家第三方晶圓代工廠仍將維持較強的獨立性,繼續為全球客戶提供先進的晶圓制造技術。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1文章
10007瀏覽量
172328 -
高塔半導體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瀏覽量
317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