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8月15日報道,在歐盟本土市場上,中國制造企業日益同德國制造企業展開競爭,尤其是在德國領先的先進工業產品領域。
據雇主經濟智庫IW的研究結果顯示,到2022年的2年時間里,中國在歐盟部分行業進口中所占比重增加幅度與前10年相似或更高。因此智庫發出了德國經濟引擎有停止運轉的危險的警告。
德國經濟經過數年的增長,于今年5月陷入衰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后,德國主要出口企業受到供應鏈問題、物價上漲、能源費用上漲等打擊,人們對歐洲經濟強國德國的產業前景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iw研究院研究員juergen matthes表示:“考慮到能源變化帶來的挑戰和德國的競爭力問題,這是令人擔憂的研究。”在中國電動汽車開始進軍歐洲市場的同時,高能源費用也阻礙了出口。”
最近,中國駐德國大使館網站上登載了對中國駐德國大使吳健進行《柏林報》采訪的文章,題為“中國汽車超越德國了嗎?”吳干表示,德國汽車有自己的優勢,對許多中國人來說,依然代表著良好的生活質量和優秀的產品質量。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工業
+關注
關注
3文章
1867瀏覽量
46907 -
能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1742瀏覽量
43640 -
汽車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601瀏覽量
376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自帶尺寸標注的3D預覽為制造商組件提供更強勁的客戶體驗
。通過這種方式,制造商讓工程師在第一時間就能找到合適的產品,并提供準確清晰的信息。
過去,工程師用自制件和外購件進行設計,卻需要花費數小時先研究產品,然后下載其CAD模型并進行適應性測試,工作往往會很
發表于 01-20 16:09
中國關注德國汽車工廠,意在進軍歐洲市場
,中國方面對收購一家德國汽車工廠表現出濃厚興趣。這不僅是因為德國汽車行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更是因為這樣的收購將為中國電動汽車
中國電動汽車浪潮:物聯網如何推動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的全球擴張
的電動汽車。比亞迪和蔚來等品牌利用其先進的電池系統和智能功能(包括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為自己贏得了競爭優勢。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中國汽車制造商已迅速成熟,并正在向全球
![<b class='flag-5'>中國</b>電動汽車浪潮:物聯網如何推動<b class='flag-5'>中國</b>電動汽車<b class='flag-5'>制造商</b>的全球擴張](https://file1.elecfans.com//web1/M00/F3/CE/wKgZoWcfJRKAYtDLAABrKxgZki8574.jpg)
立訊精密收購德國汽車線束制造商萊尼集團
近日,中國領先的連接器及精密零組件制造商立訊精密宣布了一項重大海外并購交易,成功收購德國知名汽車線束制造商萊尼集團(Leoni)的核心資產。此次交易中,立訊精密與萊尼集團大股東Stef
全球半導體設備制造商在華收入大幅增長
根據美銀分析師的最新報告,全球四大半導體設備制造商——泛林集團、ASML、科磊和應用材料自2022年底以來,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實現了顯著增長,其收入份
Wolfspeed德國建廠計劃推遲,歐盟半導體產業面臨挑戰
近日,美國半導體制造商Wolfspeed宣布推遲了在德國薩爾州建設價值30億美元工廠的計劃,這一決定凸顯了歐盟在增加半導體產量和減少對亞洲芯
拜登政府擬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歐盟或跟進,歐洲汽車產業或面臨巨變
當前,一個關鍵問題浮現:歐洲汽車制造商,尤其是德國制造商,能否從中獲益?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他們面臨著在美國市場銷售更多汽車的風險,而這種風險
日本汽車制造商在中國面臨價格競爭和市場份額下滑
為提升盈利空間,抑或是出于增加電動車型的戰略規劃,本田擬通過削減開支以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為此,他們計劃自2025年起推出搭載中國制造顯示屏的電動汽車。
日本芯片制造商Rapidus在硅谷開設子公司,爭取AI創企訂單
日本芯片制造商Rapidus在硅谷開設子公司的舉措,旨在加強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地位,并特別針對AI創新企業進行業務拓展。
德國反對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征關稅
據悉,歐盟委員會目前正在對中國電動汽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以確定是否需要征收關稅保護歐盟制造商。盡管調查將持續至今年11月,但歐盟有可能在7月
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機容量增長44%,中國企業占比超三分之二
中國電池制造商借助本土優勢和海外拓展,迅速擴大市場份額。去年,中國電池制造商的增速遠超其他國家
Omdia:2023年全球中小尺寸AMOLED面板市場競爭加劇,中國廠商迅速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內地AMOLED面板制造商的出貨量大幅提升,2023年韓國三星顯示器公司的市場份額已首度低于50%,取而代之的是中國京東方、維信諾以及天馬等企業。
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的崛起及其影響
報告顯示,去年歐盟銷售的整體電動汽車中,近三成來自中國。其中,中國自主品牌名爵、比亞迪銷量增長顯著,美國特斯拉則通過上海工廠供應部分歐洲市場。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