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于7月14日正式簽署了802.11bb無線傳輸標準,即Li-Fi,這是一種基于光波的無線傳輸技術。
2019年,IEEE正式承認了Li-Fi技術,并于2023年6月將其納入IEEE 802.11 Light Communication標準。這一標準將Li-Fi視為無線局域網的一種物理層實現。
Li-Fi的支持者認為,相較于射頻技術,光波傳輸更加可靠,因此使得Li-Fi比Wi-Fi和5G更快速、更安全。此外,Li-Fi的推出還有助于實現與Wi-Fi的兼容和互操作。
Li-Fi的全稱為光保真傳輸(Light Fidelity),是一種利用可見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原理的無線通信技術。它通過LED燈的高速閃爍來傳輸數據。Li-Fi技術最早由哈羅德·哈斯教授在2011年的TED全球會議上提出,并首次演示了用一盞桌燈的LED燈傳輸視頻數據的概念。
據了解,Li-Fi可以利用照明中的專有紅外光譜進行傳輸,速度可達224GB/s。由于頻率超過60Hz,人眼無法察覺到這種傳輸。
縱觀目前情況,領先廠商pureLiFi已向原始設備制造商提供了天線組件產品樣品,并已開始在建筑照明和路燈中測試Li-Fi系統。這為Li-Fi生態系統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lifi和wifi的區別
Li-Fi(Light Fidelity)和Wi-Fi(Wireless Fidelity)是兩種不同的無線通信技術,它們在傳輸介質、工作原理和應用場景等方面有一些區別。
1. 傳輸介質:Wi-Fi使用無線電波作為傳輸介質,通過無線電頻段進行數據傳輸。而Li-Fi利用可見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技術,使用可見光作為傳輸介質,通過調制光源的亮度來傳輸數據。
2. 工作原理:Wi-Fi基于射頻信號的傳輸,它利用各種無線電技術,如調幅、頻率跳變和正交頻分復用等,將信號轉換為電磁波進行傳輸。而Li-Fi通過快速調光的方式,在光源中傳輸數據,通過調制光亮度的變化來實現信息的傳輸。
3. 速度和帶寬:Li-Fi在理論上具有很高的傳輸速度和帶寬。由于光信號的特性,Li-Fi可以提供更高的數據傳輸速度,甚至可以達到幾個Gbps的速度。而Wi-Fi的傳輸速度和帶寬相對較低,通常在幾十Mbps到幾個Gbps之間。
4. 傳輸距離:Wi-Fi的傳輸距離相對較長,可以在幾十米到幾百米范圍內實現通信。而Li-Fi的傳輸距離相對較短,一般在幾米到十幾米之間。此外,由于可見光的特性,Li-Fi的傳輸范圍會受到光線阻隔和障礙物的影響。
5. 應用場景:Wi-Fi廣泛應用于各種場景,包括家庭、辦公室、公共場所和城市等。Wi-Fi適用于需要較大范圍和移動性的無線連接,例如無線上網、無線局域網等。而Li-Fi適用于需要高速、安全和抗干擾的環境,如醫療設備、航空航天、電影院等。
需要注意的是,Li-Fi需要可見光傳輸介質,并要求發送和接收設備之間有一個直接的可視通路。這意味著在使用Li-Fi時,設備之間不應該被隔離或遮擋。此外,Li-Fi還對光源光照的穩定性和變化敏感,因此在應用中需要注意環境光線的影響。
綜上所述,Li-Fi和Wi-Fi是兩種不同的無線通信技術,各自具有一些特定的優勢和應用場景。根據具體的需求和環境,在選擇時需要權衡它們的特點和限制。
編輯:黃飛
-
無線傳輸
+關注
關注
3文章
572瀏覽量
41121 -
WIFI
+關注
關注
81文章
5309瀏覽量
204791 -
Li-Fi
+關注
關注
2文章
54瀏覽量
2104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