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行業是近三年唯一能夠實現突飛猛進、逆勢發展的優秀產業。但是今年以來,鋰電產業開始發生一些調整。”
海目星激光董事長趙盛宇博士在第十六屆高工鋰電產業峰會上如是說。
如其所言,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增速放緩,導致動力電池企業產能利用率下滑,行業開始遭受產能結構性過剩帶來的陣痛考驗。在材料領域,供需錯配引發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價格持續下跌。擴產規劃后置也使得裝備領域競爭態勢不斷加劇。
在趙盛宇看來,現階段是產業非常良性的調整期也是必經之路,因為任何事物都有發展規律,鋰電產業的調整期,將進一步驗證哪些企業更扎實,哪個技術方向更正確。在此之后,鋰電產業發展也將走得更健康、更扎實。
而面向未來5-10年的中長期來看,全球新能源產業依然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尤其是儲能市場將接棒動力市場,成為驅動鋰電產業的新增長點。
GGII數據顯示,2022-2030年儲能電池出貨有望增長近8倍,增速明顯快于動力電池出貨。預計2030年,全球鋰電池產能需求將達到7TWh。
面向新一輪的競爭周期,電池企業對于智能裝備企業已經提出了高效率、大規模、低成本的制造要求。鋰電智能裝備企業需要持續革新工藝,往一體化、數字化、智能化、節能增效方向發展,縮短產能交付周期。
同時,海外市場需求持續升溫,歐洲、北美加快本土動力電池產業鏈部署,中國企業加速出海。歐洲、北美市場更加重視對于本地化產能、零碳等要求,中國鋰電智能裝備出海也將面臨新挑戰。
在第十六屆高工鋰電產業峰會演講中,海目星激光(江蘇)副總經理趙留強站在鋰電智能裝備企業角度,講述了海目星激光面向規模化新階段的三大應變法則。
匹配鋰電企業數十GWh的規模化、全球化產能交付,是鋰電智能裝備企業的重要挑戰之一。
趙留強表示,海目星激光在國內已形成四大生產研發基地布局,分別是深圳總部、常州、江門和成都基地。
其中,常州基地一期工程已經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江門工廠已經完成100畝產業園建設,二期100畝產業園正在按規劃建設,分批投入使用;成都基地也在按計劃建設中。
同時,海目星激光為加快海外市場拓展,目前已經在韓國、歐洲、北美有業務布局。
截止2022年底,公司員工人數超過7000人,工程技術人員占比25%。在強大的人才隊伍支撐下,2023年公司的交付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目前,為應對規模化的交付,海目星激光已經形成行業領先的交付組織能力。以計劃管理為龍頭,統籌項目交付全過程資源組織及調配;形成了月、周、日的計劃管理體系,持續細化管控顆粒度;持續開展標準化作業流程體系建設;構建業務數據管理體系;推行精益制造,推進全員參與業務改善;全方位滿足客戶質量、周期、成本管理需求,持續提升客戶滿意度。
同時,通過構建和完善工藝工程和質量管理體系,支撐其大規模穩定交付。
在工藝工程管理方面,海目星激光持續完善設計與工藝工程的同步機制;持續推進工程標準化管理;加強制程工藝質量管控,完善技術問題閉環管理機制。
在質量管理體系方面,公司以質量策劃和質量控制兩大模塊為核心,涵蓋從客戶需求拆解到供方質量管理,從來料檢驗到成品出貨檢驗;構建了較為完善的作業流程、管控標準。同時,持續完善制程質量分層審核體系,確保質量體系要求有效落地。
海目星激光也在持續完善“客戶服務鐵三角”工作模式,形成了多級專業客戶服務體系和多部門快速聯動機制,可提供及時現場支援、量產問題排除、工藝培訓、品質檢測評估等專業服務。
趙留強透露,海目星激光在2023年將全面完成集成供應鏈建設,通過建立戰略供應商資源庫、豐富供應商資源池,充分支持項目整體交付,配合項目降本。未來公司還將持續對全球供應資源進行梳理和優化,實現標準件全球化、非標件本地化、客戶現場公里化;并進一步優化供應商結構。
海目星一貫重視員工隊伍建設,公司建立了人才選、用、育、留體系;持續開展崗位分析,人員結構優化,提升組織能力;推進制造交付的人力成本降低。
2023年,海目星激光還全面啟動了綠色工廠的建設和申報工作,在江門和常州基地均使用了屋面光伏發電、儲能電站。接下來,公司將在綠色制造、綠色供應鏈能力構建等方面持續深化開展綠色工廠相關的能力建設工作。
面向大規模制造的技術進步
持續的技術創新與技術進步,將成為鋰電智能裝備企業參與下一輪市場競逐的核心砝碼。
趙留強指出,海目星激光一貫注重研發和技術創新,持續加大研發投入,22年累計投入研發資金4.15億元,2023年研發投入預計約6億元。
目前,公司已形成了穩定的具有國際化、跨行業工作背景的技術專家團隊和后備技術骨干梯隊;集團研究院引入高校和社會智囊,建立了多學科的創新研發平臺,包括基礎技術、新技術研究、激光技術研究、軟件技術開發、智能制造、新產品開發等等,全面支撐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
通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在激光、自動化和智能化綜合運用領域已形成較強的優勢,將光學、機械、電氣自動化、軟件等學科技術相結合,針對市場和客戶需求開發標準化和定制化的包含激光表面處理、切割、焊接等自動化成套解決方案。
海目星激光強大的技術優勢,支撐其在鋰電行業形成了前、中、后段產品矩陣,產品覆蓋市場主流電芯工藝路線。海目星激光核心技術得到了全球鋰電池行業頂尖客戶的認可。
進入到新階段,海目星激光將持續加強技術創新投入,以激光創新技術為核心,以打造高速化、集成化、智能化設備為技術路徑,助推硬核技術進步。
在關鍵激光技術創新上,憑借對電池不同材料特性的基礎研究,在激光切割、激光表面處理、激光焊接等方面均有創新迭代方案。
在高速化裝備上,海目星激光推出的高速涂布機最高運行速度可達100m/min,最大寬幅滿足1600mm;推出的高速模切機,切割速度≥120m/min,切割精度達0.25mm;推出的裝配線整線效率≥20ppm,單機設備優率>99.8%;最新推出的高速切疊一體設備,疊片運行速度最快在每片0.16秒,運行效率和控制精度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在集成化裝備上,公司推出的輥壓分切一體機,運行速度100m/min;圓柱切卷一體機單機效率≥15ppm(極片長度5m);方形切卷一體機卷繞線速度3000mm/s。
同時,智能化也是對海目星鋰電裝備產品核心技術能力的重要加持。通過設備仿真、物流仿真和虛擬調試等數字化解決方案,進一步提高設備研發、設計的工作效率,壓縮周期,同時進一步提升設計階段的產品方案的可靠性;在設備的調試、運行階段,能夠通過數字化的工具,快速定位和識別問題,快速提升設備運行的OEE,進一步大幅度的降低設備運營成本。
海外“落子”部署全球化交付
結合海外市場和客戶的綜合情況,海目星激光在全球業務已經完成了相應的業務規劃并按計劃逐步落地,在歐洲、北美和亞太地區均設有子公司。
趙留強表示,海外的客戶跟國內客戶,存在包括地緣政治、文化的差異,同時對于標準和流程理解、執行的差異;根據海外客戶或國內出海的客戶,具體項目具體分析,海目星激光將在“鐵三角”項目模式基礎上,持續完善在商務支持、解決方案、項目交付層面,給客戶提供點對點的定制化支持,滿足項目正常有序交付。
同時,根據客戶現場項目所在地、供應鏈生態圈的完善情況和成熟程度,以及客戶自身的定制化需求,持續的強化對于現場資源、量產問題排除、工藝培訓等資源配置,提升快速響應的能力;以及與客戶之間的深度人才交流互換學習機制,保障項目的正常交付。
通過相關項目的經歷,公司已經具備豐富的UL和CE認證工作經驗,以及項目設計、交付的相關經驗,后續公司將持續完善產品認證的管理體系和組織能力,快速提升滿足海外業務需求的基礎能力。
趙留強強調,海目星激光一貫重視內部信息的保密管理和合作伙伴的知識產權,特別應對海外客戶的相關要求,將持續的提升和強化保密管理的組織能力,同時在業務過程當中,強化監督和落地,確保信息安全。
最后趙留強表示,新階段,新的機遇,新的挑戰,海目星激光將持續提升大規模交付組織能力;持續加大技術創新投入,助推硬核技術進步;穩健推進海外布局業務落地;服務好全球客戶,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為行業的裝備技術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審核編輯:劉清
-
鋰電池
+關注
關注
260文章
8183瀏覽量
171626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49瀏覽量
77934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26瀏覽量
100130 -
儲能電池
+關注
關注
1文章
483瀏覽量
18315
原文標題:鋰電裝備競逐白熱化 海目星激光三大應變“法則”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三星Galaxy Z Flip/Fold系列今年升級幅度小
旋極星源榮獲物聯網行業卓越投資價值企業獎
蘋果發布M4系列芯片,AI PC領域競爭白熱化
先進封裝領域競爭白熱化,三星重組團隊全力應對臺積電挑戰
大族激光智能裝備(江蘇)有限公司企業交流峰會成功舉辦
招募開啟!海思首批星閃開發者體驗官招募,星閃手機等你拿!
海目星準固態電池設備已形成交貨和量產
海辰儲能與中國電氣裝備儲能在廈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平線與黑芝麻智駕芯片發展路徑的深度復盤
![平線與黑芝麻智駕芯片發展路徑的深度復盤](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7/65/wKgaomYKLteASWfvAAAcUj0A4R8117.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