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玩超聲波測距傳感器。我購買的是型號是US-015,長得是下面這個樣子:
可以看到它有四個引腳,除了電源VCC和地線GND外,主要靠Trig(觸發)引腳和Echo(回波)引腳來測距。其工作原理如下圖
其工作的時序圖如下:
由于超聲波電源為5V,在樹莓派的官方文檔中,5V的電壓如果接到GPIO引腳,會燒壞樹莓派(樹莓派使用3.3V電壓)。所以推薦在連接Echo引腳時通過電阻來做分壓處理,其電路如下圖所示:
如果我們手邊沒有330歐和470歐的電阻,也可以使用2個完全相同的電阻來做分壓,電阻的大小不限,這樣分壓后的GPIO引腳可以得到2.5V的電平,仍然會讀入為高電位(一般集成電路會把超過2伏作為高電位),可以得到同樣的效果。(多說一句:我看到網上很多文章提供的電路都是讓5v的Echo直接連接GPIO,也可以成功,我自己也試了一下,從我的經歷看,樹莓派沒有被5v的電壓燒毀,其原因應該是Echo一直輸出低電位,只有在trig觸發后的檢測到回波時才短暫的輸出5v高電位,所以很幸運的沒有對樹莓派造成影響,但 不建議大家嘗試,否則后果自負! )
最終的電路連接好后如下圖所示:
然后執行下面的程序,這段程序的邏輯就是向Trig引腳發送10us的高電平,觸發超聲波模塊發送8個40khz的方波,然后讀取Echo的高電位時間,此時間就是超聲波從發送到返回的時間,也就是2個從傳感器到阻擋物體的距離。
import RPi.GPIO as GPIO
from time import sleep,time
TRIG = 6 #傳感器tirg引腳接GPIO6
ECHO = 17 #傳感器Echo引腳接GPIO17,大家需要根據自己電路連接情況修改
GPIO.setmode(GPIO.BCM) #設置為BCM模式。
GPIO.setup(TRIG,GPIO.OUT) #把 GPIO6設置為輸出
GPIO.setup(ECHO,GPIO.IN) #把GPIO17設置為輸入
GPIO.output(TRIG,0) # 給Trig輸出低電平
i = 1 # 測距計數器
while True:
print("-----start----",i)
sleep(0.00002) #讓低電平保持20us
GPIO.output(TRIG,1) #觸發trig,設置為高電位10us
sleep(0.00001) # 保持高電位10us
GPIO.output(TRIG,0) # 然后把trig設置為低電位
while GPIO.input(ECHO) == 0: # 當Echo為低電位時在此循環等待
a = 1
time1 = time() # 當Echo為高電位時跳出上面的while循環,讀取此時時間
while GPIO.input(ECHO) == 1: # 當Echo為高電位是循環,直到變為低電位
a = 2
time2 = time() # 當Echo變為低電位時跳出上面while循環,讀取當前時間
#print("time2:",time2)
during = time2-time1 # 計算保持高電位的時間
#print("during:",during)
distance = during*340*100/2 # 高電位的時間 * 340米(聲音速度)/2(往返),乘100轉為厘米
print("time1:",time1)
print("time2:",time2)
print("during:",during)
print("distance:",distance) # 顯示測算的距離
sleep(2)
i = i+1
運行程序時,在超聲波前面移動書本,可以看到輸出如下:
其實,GPIOZero其實已經實現了距離傳感器,并且封裝為可以直接使用的類DistanceSensor,用它的話代碼會非常簡單,其底層實現的機理和我們上面的代碼其實是一樣的。
from gpiozero import DistanceSensor
from time import sleep
sensor = DistanceSensor(echo=17, trigger=6)
while True:
print('Distance: ', sensor.distance * 100)
sleep(1)
運行結果如下: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86 -
超聲波
+關注
關注
63文章
3040瀏覽量
138690 -
引腳
+關注
關注
16文章
1220瀏覽量
50901 -
GND
+關注
關注
2文章
540瀏覽量
38900 -
樹莓派
+關注
關注
117文章
1710瀏覽量
10587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