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近年來取得了進步,但在必須將重量降至最低的情況下,太陽能電池仍有一些不足之處。2D半導體材料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但它們在歷史上一直受到低效率的阻礙。
研究人員表示,現在,通過優化材料和設計,用2D半導體材料制成的太陽能電池可以達到以前此類器件的兩倍效率。他們提出的設計讓今天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物超所值,擁有當今所有薄膜技術中最高的單位重量功率,幾乎達到每克200瓦。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電氣和系統工程師Deep Jariwala說,這種超輕、柔性的太陽能電池可以用于天基太陽能電池陣列、航天器、衛星、無人機、可穿戴電子設備,并“為任何有重量問題的東西供電”。
Jariwala和他的同事正在研究由稱為過渡金屬二硫族化合物(TMDs)的2D半導體制成的太陽能電池,其中包括硒化鎢和二硫化鉬等材料。十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在研究TMDs作為薄膜電子和傳感器的組件。在過去的五年里,人們對它們的光伏特性越來越感興趣。雖然最初的幾塊TMD太陽能電池的效率低于1%,但Jariwala的團隊去年報告稱,其設備的效率超過了5%。
但是,盡管取得了實際進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準確計算出TMD太陽能電池的最終理論效率極限。對效率極限進行理論預測的人沒有考慮一個重要的參數:激子(exciton),它是電子和空穴的結合對,是原子結構中可能存在電子的帶正電的點。
像硅這樣的大塊光伏材料吸收光,產生自由流動并發電的電子和空穴。但Jariwala解釋說,在任何納米級或低維材料中,產生的電荷都會以激子的形式結合在一起,“激子開始主導這些半導體的性質。如果你不考慮激子,你就不知道真正的理論極限。”
要用2D材料制造一個實用的太陽能電池,關鍵是要設計出一種能捕獲光線并最大限度地吸收光線的設計。否則,大部分光線都會通過。因此,研究人員制作了一種特殊的光捕獲晶格結構,看起來像一層蛋糕。該結構交替重復放置在反光金層上的二硫化鉬和氧化鋁層。這種結構吸收了超過90%的入射光。
通過優化材料厚度和其他器件參數,并考慮激子物理,研究人員計算出的最大效率幾乎為13%。
與最先進的硅太陽能電池25%的效率相比,這個數字很小。但這些都是微米甚至毫米厚。Jariwala說:“這種太陽能電池中的2D半導體厚度為4納米。因此,厚度和整體重量存在巨大差異。就比功率而言,這些確實可以給你帶來創紀錄的性能。這是關鍵優勢。對于輕型或遠程電源應用來說,這是一種很好的材料。”
考慮到其理論效率和納米級厚度,研究人員計算出他們提出的器件的比功率接近200W/g。他們在6月6日發表在《設備》雜志上的一篇文章(https://www.cell.com/device/fulltext/S2666-9986(23)00003-0)中表示,這是商用碲化鎘電池比功率的十倍之多。
有機太陽能電池是另一種很有前途的薄膜技術,具有150W/g的高比功率。但Jariwala說,與這些設備中使用的有機聚合物相比,TDM材料更穩定,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解。“所以它們是兩全其美的。它們不僅具有有機太陽能電池的光學特性,同時還有無機太陽能電池的化學和物理特性。”
研究人員的下一步是制造一個真正的太陽能電池。他們必須找出電極和觸點的最佳材料,如何將它們放在2D晶格結構上,然后有效地收集電荷。Jariwala說,然后,將太陽能電池擴大到更大的尺寸應該相對簡單。
Jariwala說:“我們知道如何捕獲光,并將其吸收在大面積的極薄結構中。現在剩下的是一個電子工程問題。希望在未來一年左右,我們能夠對這種太陽能電池進行一些實驗演示。這些都是薄膜材料。它們將經歷與硅、砷化鎵或任何其他無機半導體材料相同的納米制造。從化學角度來看,它們與已經商業化的碲化鎘非常相似。看不出你有什么理由不能把這些東西商業化。”
-
太陽能電池
+關注
關注
22文章
1195瀏覽量
69576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5瀏覽量
222667 -
光伏材料
+關注
關注
0文章
8瀏覽量
6259
原文標題:2D太陽能電池有望創下單位重量功率記錄
文章出處:【微信號:IEEE_China,微信公眾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