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鵬、海光、龍芯等國產CPU發展至今,技術上已經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真正想為人所用,關鍵還要看軟件適配。目前軟件方面是鯤鵬、海光、龍芯等各家角逐的新戰場。
鯤鵬與飛騰基于ARM架構,在移動端市場擁有很豐富的應用基礎和開發生態。在商用和行業領域的CPU使用場景,軟件適配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在前不久剛剛結束的鯤鵬昇騰開發者峰會上,華為透露適配認證超過15500個。因為ARM v9授權問題還看不到解決可能,未來與ARM生態的銜接有逐步脫節的可能,國產ARM在自建生態上也投入了比以往更大的精力。
在軟件適配方面,海光與兆芯擁有天然的優勢。海光、兆芯基于X86指令集,原生支持Windows與Linux雙系統。據媒體粗略統計,Windows平臺的軟件數量超過3500萬個,這其中既有通用軟件也有各行業的專屬行業軟件,而海光與兆芯產品能夠無縫支持這些軟件。
龍芯在硬件不斷升級的同時,也十分關注軟件適配的拓展,已牽頭成立了龍芯生態適配服務產業聯盟,從硬件支持到服務輔助全方位支持軟件伙伴進行適配。2023年前四個月,龍芯已經累計新增適配產品409款。目前軟件大多集中在國產軟件和開源軟件為主,如辦公軟件WPS、中望CAD等。
總得來看,鯤鵬、海光、龍芯等國產CPU在軟件適配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未來可期。
審核編輯:湯梓紅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903瀏覽量
213018 -
Linux
+關注
關注
87文章
11345瀏覽量
210395 -
龍芯
+關注
關注
3文章
349瀏覽量
3136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