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6262 《道路車輛功能安全》國際標準是針對總重不超過3.5噸八座乘用車,以安全相關電子電氣系統的特點所制定的功能安全標準。
ISO26262-5對如何評估硬件安全性是否符合相應的ASIL等級(B級及以上)的方法進行了詳細規定。
在對硬件整體架構安全性進行評估時,需要對硬件整個拓撲結構展開,分析各個元器件或子元器件層級(對MCU而言,為網表,布線)中的:
a.故障模式
b.故障模式對違背安全目標的影響
c.故障模式的故障率和分布(故障率的比例)
d.故障模式的安全機制(即對故障的診斷和減輕的手段)
e.安全機制的對故障的覆蓋能力
其中對于基礎數據的獲得,比如元器件的失效模式和失效率,安全機制的覆蓋能力等,可采用業界公認數據(如來源于IEC和MIL的關于元器件可靠性數據),現場數據,實際運行歷史數據,行業專家評估等,當然數據要盡可能地保守,以確保安全目標。
獲得上述信息后開展對整體硬件架構的安全性評估,評估其是否達到預定的ASIL等級。
標準的兩個度量方法
標準中提供了兩個度量方法:硬件架構度量和硬件隨機失效概率度量,兩者在對硬件安全評估時均需要進行詳細評估。本文針對硬件架構度量進行詳細敘述,下一篇文章針對硬件隨機失效概率度量進行詳述。
在進行評估前需要了解ISO26262中對硬件故障的分類,按照故障的成因以及故障的測試性,將故障分為:
a.單點故障:單個硬件的故障會造成相關項違背安全目標,同時該故障沒有相應的安全機制進行診斷和控制;
b.殘余故障:單個硬件的故障會造成相關項違背安全目標,有安全機制的診斷,但無法完全覆蓋而未被檢測的部分;
c.多點故障:多個硬件故障聯合時,才能導致違背安全目標;
d.可探測的多點故障:可被安全機制探測到的多點故障;
e.可感知的多點故障:可被駕駛員感受到的多點故障。
f.安全故障:故障不會造成安全目標的違背,或者由2個以上硬件單元共同組成的故障,即2階以上故障。
對于多點故障,ISO26262中一般只考慮2階故障,更高階數的故障因其發生了極低,除非極特殊情況下(如安全概念現實他們會造成安全目標的違背,否則在評估時一般不進行分析。
基于硬件架構度量(Hardware Architecture Metric)的有效性測量
用于評估硬件架構對解決違背安全目標故障的有效性,描述為硬件對非安全故障的監控或控制的覆蓋率。具體的評估方式如下:
在明確安全目標定義下,比如當傳感器采樣溫度高于85℃時,100ms內,安全閥門打開(進入安全狀態),進行硬件架構的分析:
(1)確定硬件失效是否會違背安全目標,不違背就被定義為安全故障(安全分析時不予考慮);
(2)硬件失效的總失效率或各種失效模式的分布(參考數據手冊),如硬件有幾種失效模式,以及分別在整個硬件生命周期中的比例;
(3)確定硬件失效是否有相應的安全機制進行監控或控制(消除或減輕影響),是否有安全機制,決定故障分類和相應的統計方法;
(4)確定安全機制對故障診斷的覆蓋率,一般分高99%,中90%,低60%三擋,具體的覆蓋率根據安全機制所針對的對象不同而存在差異,可以查閱標準中的規定,也可以基于其他工程數據,明確相應的覆蓋率;
(5)計算出單點故障(無安全機制的非安全故障)失效率,殘余故障失效率(未被安全機制監測到的故障),潛伏故障失效率(多點一般指2階故障)失效率;
(6)計算單點故障度量和潛伏故障度量,其中:單點故障度量(%)=1-(單點故障失效率+殘余故障失效率)/總失效率
潛伏故障度量(%)=1-潛伏故障失效率/總失效率
(7)對照各ASIL等級對故障度量的要求,判定硬件架構是否達到了相應的等級,如下表所示為標準推薦值,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目標值,取決于最終的集成方對ASIL等級的具體要求。
硬件架構度量(%)目標值
當發現硬件架構度量不符合相應的ASIL等級要求時,設計中需要增加安全機制提升故障診斷水平。
歡迎各位關注廣電計量半導體服務號,后續將針對硬件隨機失效概率度量進行詳述。
-
GU
+關注
關注
0文章
5瀏覽量
7487 -
電氣系統
+關注
關注
1文章
368瀏覽量
2432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