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市場上的方案公司太多,讓人應接不暇,當我們要開發一款智能硬件產品的時候,我們要如何去選擇方案公司呢?又怎樣判斷方案公司是否則專業呢?下面沐渥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智能硬件產品開發的全過程,大家就知道如何去判斷方案公司的專業度了。
一、市場分析
做智能硬件產品開發如開發互聯網產品一樣,首頁也要對市場進行分析,其中主要包括用戶需求分析;市場規模分析;競品分析;用戶購買力分析;可行性技術分析;成本分析等。
在制定產品的目標用戶、功能、價位、利潤等目標,并分析要做的產品是輕決策類型還是重決策類型,不同類型的產品對售價和產品服務有著很大的影響。同時還要分析制定自己的技術力量和上下的資源整合以及營銷策略等。通過綜合分析后則要產出一個市場分析報告和項目所需資金、技術方案、人員、周期、利潤、營銷方案以及產品迭代計劃的項目分析報告,等得到客戶的認可后則可進入立項階段。
二、組建團隊
一個軟件開發也許只要一個程序員就差不多,但是智能硬件開發,則需要一個團隊,除了軟件相關人員外,還需要成立硬件開發和生產團隊。一般至少需要包括外觀設計、結構設計、電子工程師、測試工程師、品控、采購、項目經理等角色。
一個軟件項目最大的成本是人力成本,而對于智能硬件項目來說,人力只是成本的一部分,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產品模具和開發材料的成本,所以智能硬件項目的開發的對于方案公司面臨更大的挑戰。
三、需求分析
團隊組建完后就可以進一步的分析需求了,需要綜合需求和成本把產品的形態和硬件配置確定下來,這樣后續軟件的需求和功能就可以依托硬件的能力邊界去做了。確定好硬件需求后,需要把產品的原理圖制作好,在驗證完可行性之后,就可以正式開始產品的設計和研發了。在這個階段軟硬件的需求和功能需要一同進行規劃,達成基本的框架和共識。
四、軟件研發
智能硬件產品的軟件開發,除了APP和后臺之外還有一個固件端的開發。由于固件是要運行產品上的,所以固件端的開發通常是先使用開發板來代替產品本身的,等主板設計好可使用時,就可以轉移到實際產品上進行開發。
前期可以使用開發板進行大致的測試。不過由于開發板和實際產品之間還是存在著一些配置等方面的差異,所以有可能在開發板上沒有的問題,在產品上運行時就會出現,因此在硬件可以運行調試后,需要持續對產品進行詳盡的測試,要確保產品的穩定性。
通常智能硬件產品的軟件都是可以進行遠程升級的,即便軟件出現一些BUG,也是可以通過遠程升級解決的。
五、外觀設計
產品外觀設計必須考慮能否裝配主板或其他電子器件,要保證你所設計的產品主板能夠放進去你所設計的盒子內部,而且盒子強度也要夠;其次產品是否能開模,對于一件產品外觀設計完以后能否開模制造出來,取決于拆件,而拆件又與裝配循序、外觀美觀性和成本緊密關聯。
六、結構設計
在結構設計中需要注意,根據外觀和主板等配件,設計要兼顧兩者的內部結構。同時也要考慮產品的堅韌度、組裝難度、脫模難度,有運動部件的產品尤其需要注意運動部件的結構靈活性和穩定性。
七、PCBA設計
在電子設計和開發中需要注意的是PCB設計和電子元器件選型這兩個問題。首先PCB設計考慮走線、SMT難度、分離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以及元器件和電路之間的電磁干擾等相關問題。其次是元器件選型的問題,在電子元器件選型中要避免使用偏門的,因為有可能這個元器件隨時會面臨停產,或者與其他元器件難兼容,有時更換一個元器件會因為Pin腳或驅動不兼容而帶來大麻煩。最后在主板設計好后即可進行打板出樣品了,樣品出來后即可燒錄固件對其進行測試和優化。
八、整機驗證
在這個階段產品除了要進行各方面的測試驗證和迭代優化之外,還需要將產品拿到實際的應用場景和用戶那里進行使用測試,不僅可以從用戶的角度測試產品的性能,還能暴露出產品場景設計和需求以及產品體驗問題。因此整機驗證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產品進一步成熟后再發現問題就很難進行修改了。
九、打樣生產
產品經過整機驗證后,基本外觀、功能、配置就已經敲定了,所以此時就可以打樣了,等打樣確認后,過一段時間在進行生產,再次確定產品的穩定性。
十、開模、備料
在產品經過多次測試后,若在外觀、結構、電子沒有需要改動的情況下,模具就開始開模了,電子元器件也可以開始備料。
十一、整機驗證
驗證模具的質量,生產出來的殼體是否有問題,抗跌落或其他測試否能通過;對于電子開始小批量的SMT,驗證測試PCBA的質量;若需要進行產品的內測,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小批量的生產;對產品進行耐久性和穩定性等多方面測試;產品組裝工藝和流程的制定,在這個階段需要組裝多個產品,并對產品組裝和生產工藝進行整理,輸出產品生產指導書,指導工人生產和生產流程的設計。
十二、產品內測
雖然產品一直在各種測試,但是在實際應用的各種場景中還是會遇到各種問題,因此產品出來后交給小規模的目標用戶,去真實的場景下進行長時間的使用,可以幫助我們去發現那些我們無法覆蓋到的場景和問題。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幫助我們找出產品設計中的不足,獲得用戶真實的使用體驗,及時對產品進行優化。
十三、小批量試產
小批量試產首頁是選擇一個適合的代工廠,優先選擇有相關產品經驗且管理規范的工廠,最好相關設備都具備,可以在一家完成SMT、殼體生產加產品組裝等相關流程。選好工廠后就要開始與工廠的工程師確定產品的生產流程和工藝了,然后就可以開始小批量的生產了。
做這一次小批量試產的目的是為了驗證產品生產流程、元器件批量加工、生產工藝和工人的能力等多方面問題,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得出解決方案。同時對產品的成品率進行監控。
十四、大批量生產
經過試產也就基本沒有什么問題,與工廠也都應該磨合好了,就按照生產排期進行生產即可。在這里需要對產品的加工處理、員工的操作標準、以及質檢的規范程度等方面,進行有效的監督和保證,在產品生產的過程中,產品經理需要開始編寫產品維修手冊,準備相應的維修更換的部件,以備售后使用。
十五、銷售相關
在生產過程中產,品經理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協助產品銷售材料的制作,協助宣傳文件或宣傳視頻等資料的制作。同時也要對銷售同事進行培訓,幫助他們理解產品在市場的定位以及自家產品的優劣勢,并教會產品的使用,便于他們進行宣傳和銷售。還要對售后、技術支持等同事進行培訓,告訴他們產品使用方法和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的方法和話術,并對技術支持和故障診斷進行培訓。
十七、售后階段
在售后階段,主要是做好售后相關同事的培訓工作,遇到新問題幫助解決,并持續關注產品銷售的數據和市場。
-
智能硬件
+關注
關注
205文章
2351瀏覽量
1079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