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嵌入式行業的快速發展,ARM核心板、ARM工控板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ARM核心板將主控制器(MPU)、內存、存儲、電源管理等關鍵器件打包成的一個最小系統,完善的操作系統及驅動可以極大縮短項目開發周期。本文將簡單闡述如何正確選擇合適的存儲類型。
當前ARM核心板所用到的存儲(電子硬盤)大體分為兩類:Nand flash和eMMC。Nand flash存儲器是flash存儲器的一種,使用復雜的I/O口來串行地存取數據,各個產品或廠商的方法可能各不相同 ,一般是8個引腳用來傳送控制、地址和數據信息。
eMMC 本質上還是Nand flash ,eMMC=Nand flash +閃存控制芯片+標準接口封裝,其內部集成的閃存控制器具有讀寫協議、擦寫均衡、壞塊管理、ECC校驗、電源管理、時鐘管理、數據存取等功能,極大降低了Nand-flash的使用難度。
一般來講,當主控制性能較低時(如ARM9、Cortex-A7),其所搭配的存儲容量也較低,在256M、512M時通常選擇Nand flash。當主控制性能較高時(如Cortex-A9、Cortex-A53),其所搭配的存儲容量也較高,在4GB、8GB甚至32GB時eMMC將更具性價比。
只知道Nand flash和eMMC之間的簡單區別,還不足以選擇好存儲,接下來我們看一下Nand flash閃存顆粒對性能、安全及價格方面的影響。
Nand flash閃存顆粒主要包括四種類型:SLC、MLC、TLC、QLC。
第一代SLC(Single-Level Cell)每單元可存儲1比特數據(1bit/cell),性能好、壽命長,可經受10萬次編程/擦寫循環,但容量低、成本高,市場上用的比較少;
第二代MLC(Multi-Level Cell)每單元可存儲2比特數據(2bits/cell),性能、壽命、容量、成各方面比較均衡,可經受1萬次編程/擦寫循環,目前主流的核心板廠商大都配置該類型的存儲;
第三代TLC(Trinary-Level Cell)每單元可存儲3比特數據(3bits/cell),性能、壽命變差,只能經受3千次編程/擦寫循環,但是容量可以做得更大,成本也可以更低,大多數固態硬盤的選擇;
第四代QLC(Quad-Level Cell)每單元可存儲4比特數據(4bits/cell),性能、壽命進一步變差,只能經受1000次編程/擦寫循環,但是容量更容易提升,成本也繼續降低。
綜合以上情況,若是用于一般性工業或商業應用的ARM核心板,搭載性價比較高的MLC NAND即可;若項目對數據、系統的要求極高,則需要選擇SLC存儲方案的ARM核心板,最大程度的降低因存儲導致的系統崩潰或關鍵數據丟失。
武漢萬象奧科是國內專業的嵌入式方案提供商之一,以華中科技大學數位博士為技術骨干,推出多款板載或外接SCL NAND、MLC NAND的ARM核心板方案,豐富的軟硬件設計方案及經驗為您的產品開發保駕護航。
-
ARM
+關注
關注
134文章
9169瀏覽量
369237 -
核心板
+關注
關注
5文章
1029瀏覽量
29955 -
工控板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2瀏覽量
1315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