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計算的歷史視角凸顯了該領域在過去幾十年中取得的顯著進步。
高性能計算 (HPC) 的發展是一段引人入勝的旅程,以技術上的顯著成就和突破為標志。多年來,HPC 在推進科學研究、解決復雜問題以及增進我們對周圍世界的理解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當我們深入研究 HPC 的歷史視角時,必須了解影響其發展的里程碑并了解它對未來的潛力。
隨著第一臺電子數字計算機的發展,高性能計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40 年代。這些早期的機器,例如 ENIAC(電子數字積分器和計算機)和曼徹斯特 Mark 1,主要是為軍事和科學目的而設計的。它們體積大、價格昂貴且功能有限,但它們為未來的計算奠定了基礎。
在 20 世紀 50 年代和 60 年代,計算機技術的進步導致了大型計算機的發展,它們比它們的前輩更快、更強大。這些機器被大型組織和研究機構用于數據處理和科學計算。1964 年推出的 IBM System/360 標志著 HPC 歷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因為它是第一個旨在涵蓋從小型企業到大型科學研究的廣泛應用的計算機系列。
1970 年代出現了矢量超級計算機,它們專為高性能計算而設計。這些機器,例如由 Seymour Cray 開發的 Cray-1,利用矢量處理技術高速執行復雜的計算。例如,Cray-1 能夠每秒執行超過 1 億次浮點運算 (FLOPS),這在當時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這個時代也見證了并行計算的發展,涉及使用多個處理器協同工作來解決問題。這種方法后來成為現代 HPC 系統的基石。
20 世紀 80 年代和 90 年代帶來了微處理器技術的重大進步,這使得更強大和更實惠的個人電腦的開發成為可能。這一時期還見證了計算機集群的興起,它們是相互連接的計算機網絡,它們協同工作以提供高性能計算能力。集群允許 HPC 系統具有更大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因為它們可以通過向網絡添加更多計算機來輕松擴展。Beowulf 項目于 1994 年啟動,是該領域的一項開創性工作,因為它證明了使用商品硬件和開源軟件構建具有成本效益的 HPC 集群的可行性。
在 21 世紀,在處理器技術、內存、存儲和網絡進步的推動下,高性能計算繼續快速發展。在單個芯片上包含多個處理單元的多核處理器的出現進一步提升了 HPC 系統的性能。此外,圖形處理單元 (GPU) 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 (FPGA) 等加速器技術的出現為增強 HPC 系統的計算能力提供了新途徑。
如今,高性能計算在從天氣預報和氣候建模到藥物發現和金融風險分析的廣泛應用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HPC 系統在人工智能領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訓練復雜的機器學習模型和處理大量數據。展望未來,HPC 的持續發展有望釋放新的可能性并推動各個領域的創新。
HPC 的部署模式及挑戰
HPC 可以在本地、云端或混合模式下運行。在本地 HPC 部署下,企業和研究機構可構建一個由服務器、存儲解決方案和其他基礎設施構成的 HPC 集群,并自行管理和升級。在云端 HPC 部署下,云服務提供商負責管理基礎設施,企業和研究機構可以直接使用并按用量付費。另外,一些企業會選擇混合部署模式,尤其是已經投資購置了本地基礎設施,但又希望獲得云部署的速度、靈活性和成本節省優勢的企業。當本地部署中的排隊時間過長時,它們就會使用云來運行 HPC 負載,按需使用云服務。
本地部署模式下,企業可以全面掌控 HPC 運行,但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包括:
投入大量資金購置和持續升級計算設備、支付日常管理和其他運營成本、用戶需要排隊幾天或幾個月的時間才能運行自己的 HPC 負載,尤其是在需求激增時、采購周期較長,難以及時升級至功能更強、效率更高的計算設備,導致研究和業務發展速度受到影響。
考慮到本地部署環境的成本和其他挑戰,云端 HPC 部署越來越受歡迎。據 Market Research Future預測,從 2017 年到 2023 年全球云端 HPC 市場將增長 21%。在云端運行 HPC 工作負載,企業只需按使用付費且可在需求發生變化時快速擴容或減容。
如今,為了贏得和留住客戶,頂級云提供商開發了專為 HPC 負載而設計的領先技術,可以有效避免本地 HPC 設備老化帶來的性能下降。它們可以提供最新、最快速的 CPU 和 GPU 以及低延遲閃存存儲、極速 RDMA 網絡和企業級安全性,提供全天候服務可用性,盡可能降低甚至消除排隊時間。
總之,高性能計算的歷史視角凸顯了該領域在過去幾十年中取得的顯著進步。從早期的電子數字計算機到今天復雜的 HPC 系統,高性能計算的發展一直以不斷創新和對更高性能的不懈追求為標志。隨著我們不斷突破 HPC 的可能性界限,毫無疑問,這項技術將在塑造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和推進人類知識發展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微處理器
+關注
關注
11文章
2274瀏覽量
82776 -
HPC
+關注
關注
0文章
324瀏覽量
23853 -
高性能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7瀏覽量
20449
原文標題:?歷史視角看高性能計算的演變
文章出處:【微信號:ICViews,微信公眾號:半導體產業縱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