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麥姆斯咨詢報道,瑞士初創公司Senbiosys開發了一種超薄智能戒指,能夠利用微型LED和傳感器進行人體健康監測。
Senbiosys是從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獨立出來的創業公司,其開發了微型化的高保真光體積描記法(PPG)傳感器,并正在眾籌商業化應用這款PPG傳感器的Iris智能戒指。
Iris智能戒指
如今,許多可穿戴設備利用PPG傳感器來測量心率、血氧水平、呼吸頻率和血壓等生命體征。經過數年的微型化研究,EPFL工程師開發出了一種技術,能夠將智能手表的所有監測功能縮小整合到相比其他設備四分之一的空間內。
Senbiosys的PPG傳感器正是源自EPFL的集成電路實驗室,其尺寸僅為4立方毫米,采用尺寸更小的光電探測器和強度較低的LED。
Senbiosys聯合創始人Antonino Caizzone曾憑借其在微電子和光學傳感器領域的論文獲得了2021年Gilbert Hausmann獎,他說:“我們的突破已經在微電子與光學傳感器領域發表了約60篇論文,此外,還申請了11項專利(其中一些是在EPFL申請),我們的研究成果已經被引用了大約1000次。”
Senbiosys開發的智能戒指寬度為5毫米,厚度為2.5毫米,采用無線充電方式能夠在30分鐘內將電池充滿,戒指中集成了18顆LED和6顆傳感器。
Senbiosys開發的單片PPG傳感器SB140
Senbiosys開發的PPG模組SB140M1,整合了SB140傳感器以及超低功耗的紅外(IR)、紅、綠LED,可以應用于智能戒指、智能手表、手環、助聽器以及智能手機等。
Caizzone說:“我們的傳感器非常有潛力為消費者打造全新的產品。多篇文獻表面,在手腕上測量生命體征并不是最理想的選擇,因為手腕的大小和形狀差異,會影響數據的可靠性。在手指或耳朵上測量讀數更好。另外,我們決定率先開發智能戒指的另一個原因是,手表不適合睡覺等使用場景。”
Iris并不是第一款健康監測智能戒指,但它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其超緊湊的設計和低功耗優勢,使得Iris看起來更像一款首飾,而不是一種健康監測產品。這款智能戒指只需半小時就可以充滿電。它包含18顆LED和6顆光電探測器,相對于現有產品精度更高。
Senbiosys聯合創始人Assim Boukhayma說:“得益于我們源自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我們能夠將血壓計和脈搏血氧計等大型設備中使用的專業級傳感器小型化。”
Iris憑借包含的6顆光電探測器,能夠采集足夠的數據來計算每個參數的平均值,而普通的智能手表或其他智能戒指則做不到。Boukhayma補充稱:“Iris智能戒指尺寸較小的另一個好處是,制作它所需要的物料更少,這意味著售價可以做得更低。”
Senbiosys在弗里堡州醫院對其技術進行了臨床研究,將其微型傳感器采集的心率數據與動脈導管收集的心率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這兩種方法給出的讀數相當。
Boukhayma說:“然而,我們的目標不是為醫生打造另一款醫療器械,而是為用戶提供一種個性化的方式來跟蹤不同的健康指標。我們著眼于疾病預防。如果用戶注意到他們的生命體征發生了重大變化,可以促使他們盡早聯系醫生。”
Iris智能戒指的第一個版本將提供心率、步數、血氧水平、睡眠質量、壓力水平以及卡路里的測量。Boukhayma表示:“我們還將不斷改進我們的算法和智能手機App,會在準備好后立即在線提供更新。”
據悉,Senbiosys在眾籌活動中籌集了65萬美元,以推進生產滿足眾籌參與者的預訂,并計劃于2023年底交付。Caizzone說:“首先,我們需要確定零部件,主要是電路板、電池和機械部件。然后我們將完成組裝過程,以確保所有組件都能正確集成。”
審核編輯:劉清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7瀏覽量
756631 -
led
+關注
關注
242文章
23362瀏覽量
663224 -
PPG
+關注
關注
2文章
67瀏覽量
18243 -
光電探測器
+關注
關注
4文章
267瀏覽量
20607
原文標題:Senbiosys研發超薄智能戒指,準確監測多項生命體征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