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作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關鍵支撐,正成為一條萬億級市場的大賽道。
近年來,隨著國內儲能政策的出臺并逐步完善、風光電站配儲需求加大、電力市場盈利機制優化、儲能細分應用得到不斷開拓等因素疊加,儲能市場正從GWh邁向TWh時代。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數據,2022年國內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達130GWh,同比增速達170%,已超過動力電池增速。在此情況下,越來越多的電池企業依托儲能打造第二增長曲線,邁入“動儲”結合戰略階段。
結合市場來看,電力儲能作為儲能鋰電池出貨的最大應用領域,占比超過70%,帶動行業對“大容量電芯”的集體研發,并成為電池企業切入儲能賽道的“入場券”。
高工儲能觀察,目前的大容量電芯以280Ah為主流產品,可滿足發電側、電網側等大儲市場的應用。另一方面,為打出差異化競爭,部分電池企業開始追求更高安全、更低成本、更長壽命的儲能電芯研發,300Ah以上的大容量電芯備戰而來。
值得關注的是,錨定“動力+儲能”雙輪驅動的蜂巢能源,于去年12月的電池日上提出以動力電池為核心,儲能業務為載體,打造全新的生態模式,并正式對外發布了325Ah L500儲能專用疊片電芯。最新消息稱,此款大容量電芯將于下半年在蜂巢能源成都基地實現量產。?
布局儲能,從“芯”開始
需求端,中廣核、華能集團等業主方在2022年持續加大對儲能電池及系統的采購規模, GWh級別鋰電儲能采購訂單此起彼伏,部分業主還要求采購的電芯單體容量不得低于280Ah。
大容量電芯優勢何在?一,電芯能量密度高,可減少零部件的使用,集成工藝簡化,可減少綜合成本;二,大容量電池可減少并聯個數,更便于BMS監測電池狀態,延長壽命。
在此情況下,“280Ah”電芯已成為市場“基準線”,并成為多家電池企業爭相布局電力儲能的主力產品。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寧德時代、億緯鋰能、海辰儲能、鵬輝能源、瑞浦蘭鈞、國軒高科、遠景動力、贛鋒鋰電等20多家企業布局“280Ah”電芯。
“280Ah”電芯混戰之下,蜂巢能源選擇以325Ah電芯突出重圍。?
一方面,2022年大儲市場需求旺盛,280Ah電芯產能已處于過剩狀態;另一方面,各個城市對新能源配儲的需求不同,獨立儲能、共享儲能等多元應用場景需要多元產品,不能只依靠“280Ah”包攬全局。
不僅如此,蜂巢能源325Ah電芯不只適用于儲能市場,未來還將投入商務車等其他領域。
性能上,蜂巢能源325Ah儲能專用大電芯常規循環壽命達8000次,長循環壽命可突破12000次,同時兼顧高安全、穩定性以及成本等方面優勢。
從系統層面看,與傳統VDA儲能系統相比,L500儲能專用電芯基于創新的短刀電芯結構,采用LCTP技術,Pack零部件減少15%,Rack動力連接件減少50%,成本降低3.1%。
高工儲能獲悉,蜂巢能源首次將短刀電芯用于儲能領域,工藝上使用了其自研的飛疊技術,使325Ah電芯在生產效率、安全、成本等方面上得到進一步提升。
效率方面,飛疊技術開發多刀切與多片疊技術,替代原有的單片切、單片疊工藝,疊片效率在第二代技術基礎上提升了200%,達到0.125秒/片的效率,效率直追卷繞工藝。
安全方面,飛疊技術可實現極片與隔膜完全復合,保證了正負極反應界面的一致性,顯著提升了電芯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蜂巢能源325Ah電芯已通過嚴苛的針刺實驗,可做到不起火、不冒煙。
成本方面,飛疊技術配套的飛疊設備,單位占地節省45%以上,每GWh投資成本節省53%以上,大幅降低產線設備成本。
更進一步,蜂巢能源以電芯為核心,同步提出Strong、Safe、Smart三“S”的儲能發展理念,賦能模塊化、標準化產品,推出了1000V、1500V儲能集裝箱、單元儲能等產品。
具體來看,蜂巢能源系列儲能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大型風光電站、變電站、大型工商業園區、儲充電站等,支持500KWh~10MWh多場景應用、AC、DC耦合并聯以及新舊電池混用。
“多元”切入工商業、戶用儲能市場
除大儲市場外,蜂巢能源基于不同容量電芯的研發,切入工商業、戶用儲能等細分市場。
蜂巢能源電芯家族還包括222Ah大容量電芯、33Ah、50Ah、65Ah鐵鋰軟包電池、N21700CM圓柱電芯、N21700Mx無鈷圓柱電芯以及106Ah方形鐵鋰電池等。
與此同時,根據上述電芯矩陣,蜂巢能源已完成中小型儲能產品布局。
中儲方面,蜂巢能源推出的一體化單元儲能產品,集電池、BMS、PCS、EMS、空調和消防系統于一體,可實現積木式搭接,支持10臺設備并聯,滿足2-6小時應用需求。
蜂巢儲能一體化儲能系統可廣泛應用于小型工商業、醫院樓宇、充電站、家庭用電等場合,具備削峰填谷、聯合新能源發電、動態增容、需量管理、電能質量治理、應急備電等功能。
蜂巢智儲總經理黃征近期表示,十分好看今年國內外的工商業儲能市場。
國內市場,一方面,黃征表示鋰電池成本下降帶動工商業儲能產品成本下降;另一方面,20度電到600度電至1兆瓦之間的工商業儲能市場是空白的,機遇較大。海外市場,黃征認為歐美等電價較高地區,以及東南亞、中東等電力設施不太完善的地方都是可以突破的市場。
對此,高工儲能分析認為,峰谷電價差是國內工商業儲能的主要收益模式。目前,已有浙江、湖南、湖北、上海、安徽、廣東、海南等多省市采用分時電價制度,實現兩充兩放,工商業儲能經濟效益較明顯。
而海外工商業儲能市場機遇在于,在電價較高的地區,工商業用戶安裝儲能系統可節省電費;對于電力系統不完善的地區,投入工商業用戶的需求在于保障日常生產活動的穩定性。
小儲領域,蜂巢能源則帶來了分布式、堆疊式戶用儲能及便攜式儲能產品,可解決家庭應急用電、日常備電以及出游用電等需求。
更“智能化”的儲能策略
對蜂巢能源來說,智能化是指軟件的設計能力以及大數據的集成能力。
高工儲能了解到,蜂巢能源正構筑儲能全棧實力,目前已自研儲能BMS、EMS等,并在智能化平臺方面推出了蜂云大平臺、云儲能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可通過大數據收集完成對產品的健康監控、提前預警、故障維修,以及完成對電力價格的預測,從而達到保障安全、減小損失、提升收益等作用。
目前,蜂巢能源EMS能量管理系統可應用至小型、柜式、集裝箱等不同規格儲能產品,可滿足遠程調試、遠程程序升級維護、遠程控制策略優化與配置等功能,大幅降低運維成本。
另一方面,該系統還擁有強大的邊緣計算能力,集數據采集、通訊管理、數據處理、策略執行、遠程服務于一體,為大數據分析、問題預警等提供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蜂巢能源基于在動力電池的研發積淀,將蜂云平臺向儲能領域延伸賦能,協同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的產能調整,達到互為蓄水池的動態平衡狀態。
為何需要平衡?據高工儲能觀察,未來幾年動力電池增速或將呈現放緩的趨勢,而儲能電池將成為新的增長極,GGII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儲能電池出貨較上一年增長170%,已超過動力電池增速,且這一勢頭將持續保持。
與此同時,在國內儲能市場交易政策不斷完善的當下,不斷放開獨立儲能、虛擬電網等新興市場主體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對此,蜂巢能源云儲能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可深度結合電網交易平臺,利用AI自動預測電價和負荷,動態調整儲能曲線,低買高賣,實現用戶收益最大化。
總的來看,蜂巢能源以大容量325Ah電芯“突圍”電力儲能,持續豐富50Ah-222Ah中小儲能電芯備戰中、小儲能市場,同時配合極具成本優勢的制造方案,輔以智能化運維平臺,打造了全方位儲能的強勁實力。
審核編輯:劉清
-
鋰電池
+關注
關注
260文章
8183瀏覽量
171627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49瀏覽量
77934 -
電力系統
+關注
關注
18文章
3633瀏覽量
55251 -
新能源發電
+關注
關注
1文章
39瀏覽量
5330
原文標題:瞄準儲能多元場景 蜂巢能源“短刀電芯+智能平臺”出擊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華寶新能亮相2024全球光儲能源暨微逆微儲全場景應用峰會
天合儲能多元場景解決方案引領全球儲能未來
如何提高儲能電柜的使用效率
21700電芯自動分選機:儲能領域的智能化革新
解碼電芯"大"趨勢 蘭鈞新能源攜手中車株洲所重塑新一代儲能電芯
![解碼<b class='flag-5'>電</b><b class='flag-5'>芯</b>"大"趨勢 蘭鈞新<b class='flag-5'>能源</b>攜手中車株洲所重塑新一代<b class='flag-5'>儲</b><b class='flag-5'>能</b><b class='flag-5'>電</b><b class='flag-5'>芯</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6/30/wKgaombYQNCAKeH4AAGZIlKqreE753.jpg)
評論